设计(论文)题目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研究选题目的和意义:银行业开放包括两个方面: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银行业对内开放指允许民间资本准入银行业,对外开放指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以及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银行业。银行业对外开放可以在宏观层面上提升金融系统稳定性,而增强本国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示范效应为外资流入本国提供渠道,增强市场活力,同时行业竞争还可以促使本土银行积极进行改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营造更好的储蓄投资环境,银行业的多元化也促使管理层提高监管效率,并与国际接轨。银行业对内开放有利于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完善金融体系;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有利于使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有利于规范和疏导民间信用组织和地下金融活动。倘若国有银行在与外国银行的竞争中大量损失利润,存款大规模分流,人才流失,极有可能动摇储户信心,把国有银行的坏帐问题翻到桌面上来,造成金融动荡。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一方面期望从其他国家的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期望对我国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方针措施,以促进我过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问题,该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依据各自的效用函数,共同形成了一种牢固的、相互依存的局部均衡,而产权结构上的单一性与竞争结构上的垄断性是构成这种依存网络的制度基础,这使得我国银行体系呈现出产业垄断性与低绩效并存的局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盈利能力长期以来处于低下的状态,且不良贷款规模庞大。要想突破中国银行业持续低绩效的锁定状态,以及各利益主体对金融体制改革制度需求不足的状态,就有必要引入外来竞争主体,以对原有各利益主体局部均衡的封闭体系产生体制外的冲击与溢出效应。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也开始重视如何进行中国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且得出一些研究成果。吴惠璇,何德好在《银行业开放与金融稳定》一文中指出银行业的开放对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具有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不利于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东道国金融稳定。本文在综述各种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银行业开放条件下维持金融稳定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一,加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合作。第二,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三,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付胜华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及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一是要加强对外资银行母国和母行的风险研究;二是要严格外国银行的监管,平衡外国银行分行与外资法人机构的发展;三是要提高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四是合理引导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吴玉立在《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参股银行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在外资进入当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而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坏账率出现显著改善。而外资战略投资者对银行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为两年。这表明境外投资者能有效推进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但由于体制差异,中外资股东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因此,面对外资投资者,国内银行应采取“选择参与”、“战略合作”等对策。孔艳杰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及理性开放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属于中等水平;本文还从实际对外开放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对外开放度远比定量测度的要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一些国家银行业表现出脆弱性的状况下,中国银行业应汲取其他国家银行业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度理性的开放道路,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杨涛在《银行业对内开放加快步伐》一文中指出写到民营银行本身具有产权清晰、经营机制灵活以及无历史包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