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本序》读后感读《大学古本序》有感通过7月22日从宝华二楼会议室学习《大学古本序》,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也是从南宋以来心学最高发展和成就。主要有他先后提出的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和万物一体等学说,而其学说最重要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生来具有的对真理的认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在良知中有,人们只要对自身内心中的良知认真寻求,就能达到对一切真理的认识。《大学》讲的是"大人"的学问,那什么才是"大人"呢。大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大人之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达"大人"的路径。《大学》中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阳明先生在这篇序中只谈到了诚意,他认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整篇《大学》三纲八目,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诚意".这是《大学》中最根本的地方,格物、致知、正心,都是用诚意的功夫。如何诚意。诚意的功夫在哪里。答案是格物,真正踏踏实实地去为善去恶,最终达至我们的良知。心之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我们要找到一条路径回归这种状态。这个路径就是"意",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善去恶,把诚意之功做到极致。当我们把为善去恶做到极致时,便能够像《大学》所讲的三纲要那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将自己本是光明、至善的心逐渐呈现出来。《大学》中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诚意",一个是"亲民".抓住这两个要点,我们不仅可以修炼自己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可以亲天下、利天下。如此,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政府自身建设的完善,"正心诚意而后可为天下师"的古训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管理人员一定会更加赢得员工的信任。作为企业家,才能真正在未来成就更大的事业。拿出诚意对待每位员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解决和处理好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员工成就感和归第1页共15页属感。陈雪华《大学古本序》读后感王阳明先生的《大学古本序》是他的心学理论体系中一篇重要著作,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阳明先生以"致良知"解《大学》之致知,扩充良知,诚意即涵摄在其中,深得孟子之心传。致良知,此知非袭义而取,而是本性之知,直承孟子性善说。王阳明心学思想突出了个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能动精神,客观上提高了人的价值和作用;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体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阳明心学确立了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的弊端是一剂对症良药;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对于我们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三个引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引领"有借鉴作用。张爱孝大学古本序读后感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主要有他先后提出的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和万物一体等学说,而其学说最重要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生来具有的对真理的认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在良知中有,人们只要对自身内心中的良知认真寻求,就能达到对一切真理的认识。心之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我们要找到一条路径回归这种状态。这个路径就是"意",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善去恶,把诚意之功做到极致。当我们把为善去恶做到极致时,便能够像《大学》所讲的三纲要那样——明明德、第2页共15页亲民、止于至善,将自己本是光明、至善的心逐渐呈现出来。为什么会有大人和小人之别。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大人,都有一颗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是我们将自己与万物的联系一点点切割开,越来越小,成为了小人。今天,我们要回归那种圆满的状态,获得全新的境界和格局,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政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