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恋蓝天》读后感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共鸣——《情恋蓝天》读后感(丁耕农\\文)我在南海舰队当兵21年,对南海情况熟悉,转业回地方后与老张相识。他是海军航空兵,我是海军,一个在海里穿行,一个为蓝天保障,看似不搭架,其实有不少共同语言。这次看了他的书,书中的故事我了解,尤其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事,更是我们的天职和使命,因此,耐不住想说几句外行话。不过,我不懂电脑,不懂文学,只能凭直觉胡扯一番,就当献丑,希望网上的朋友多多谅解。读罢长篇小说《情恋蓝天》的总体感觉是: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它所反映的东海、南海大事,几乎天天都在重复发生,而且仿佛是按作者事先沙盘推演的那样在发生着、发展着。正是作品有强烈的时代感,才引起关心国家命运的读者的共鸣,这些共鸣表现在作品的"高、大、新、全"上。高——指的是小说立意高,全书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军人使命、民族尊严、国家命运展开,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好作品;大——指的是小说属于重大军大题材,作品中体现的大背景、大场面、大视角,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冲击力,是一部难得一见的树国威、扬军威、鼓舞士气充满正能量的文学巨作;新——指的是小说创意新——小说选定海军航空兵——这个新兵种作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向深海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海洋战略的的新概念、新动力,是文坛上——确切地说是读者心中的一朵奇葩;全——指的是三个方面:1,小说系统反映了东海、南海的历史与现状及未来,是一部经过严密考证的教科书,;2,小说客观地反映了中日、中越、中菲、中美间军事、政治、外交博弈的现状,并虚拟了对策,相当于一部"国策"参考书;3,小说主线以描写军人使命,突出空战、海战、谍战,恋情、爱情、友情为主,人物百态及人性揭示从小民、小偷到小兵、官员、将军、国家总统,地域从本国海疆到海外。是一部集政治、军事、历史、情感于一体的多彩多姿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充分显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和政治的敏感度以及知识的广度和深第1页共6页度。《情恋蓝天》鉴于上述的"高、大、新、全",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作品起到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但是,"上头"不喜欢、不提倡这样的题材,于是就变成了"大坏事",让作者受尽出书之苦。不过,我劝作者心态要好一些,据我所知,比他出书遭遇不幸的大有人在,这里有两个真实的例子:1,1987年2月,联合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十四届海洋委员会年会。会上决定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统一编号的海洋观测站,并要求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一个海洋观测站,编号为74号。我国决定把74号海洋观测站建在永暑礁(《情恋蓝天》中提到的李文波站长就是永暑礁74号海洋观察站)。越南当局为了破坏我国74号海洋观测站的建设,三番五次派舰艇前来阻挠,并企图强占永暑礁及其周围岛礁。据此,我国海军舰艇编队前去保护。于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88海战",这一战中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南沙海战,我官方公布的是"击沉越方舰船1艘,重伤2艘".实际战果比公布的要大。越南海军共出动了3艘舰船,被我海军编队击沉2艘,重伤1艘(后也沉没),基本上是个歼灭战。另外,我编队还击毙越南海军300多人,俘虏9人。而我方编队舰艇完好无损,仅伤杨志亮1人。还有一项更加重大战果谁也没有提及,那就是通过南沙海战,我方控制了南沙群岛中的9个岛礁。这场海战是南海舰队一次非常出色的军事行动,但事先并没有得到中央军委直接下达的作战命令,因此,虽大胜,却过了半个月才发嘉奖令,而战场一线指挥员陈伟文事后却受到审查的不公正待遇,虽提升为少将,却调离一线去院校,随后作复员处理。对此,资深老记者陆其明打抱不平,用七年时间亲自采访陈伟文及其他海战亲历者,写成了三万多字的中篇报告文学《大海将星》,真实反映了1988年南沙海战大捷。全文以中方海军编队指挥员陈伟文为中心而展开,分十大内容,2003年4月定稿后,先后送往多家报刊杂志和出版社。所有报刊杂志和出版社接到稿件后,都认真阅读,有的还作了集体研究。到目第2页共6页前为止,他们回答几乎是大同小异:"文章还了历史真面目,真实、可信、感人,说出了许多记者不敢说的话;但目前不能刊用,原因是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