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主要内容人工气道建立气道湿化气道内分泌物清除气囊管理主要内容人工气道建立气道湿化气道内分泌物清除气囊管理人工气道概念及种类概念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直接经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种类上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经口管径相对加大,便于分泌物清除减少了医院获得性鼻窦炎的发生影响会厌的功能,患者耐受性差经鼻易固定,舒适度好,易耐受管径小,不利于气道及鼻窦分泌物引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鼻窦炎气管切开管腔较大,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通气死腔较小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降低VAP的发生率气管切开早期选择气管切开,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天数和ICU住院天数,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更换为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人工气道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患者的自尊受到影响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抑制正常咳嗽反射破坏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人工气道的常见类型人工气道建立方法—口咽道通气口咽道通气适应症: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舌头过大引起的上气道梗阻;困难气道无法插管方法:测量口角距耳垂距离决定型号插入时先朝上,进去后旋转180度人工气道建立方法-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由鼻孔置入咽部的人工气道主要作用:预防舌根后坠减少吸痰对鼻粘膜的损伤可用于清醒患者方法:长度的选择: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导管头应在会厌水平之上人工气道建立方法——喉罩喉罩是一种不侵入气管的气道装置,经口腔插入咽喉部,罩子在喉周围形成密闭圈适应症:择期短小全麻手术心肺复苏时急救困难插管头颈部活动受限喉罩结构硅胶制成可反复使用50次以上隔栅状设计充气套囊30度夹角设计喉罩型号的选择型号体重内径长度套囊容量FOB型号最大ETT(kg)(mm)(cm)(ml)(mm)(mm)1<6.55.25102–52.73.526.5–207.011.57–103.54.52.520–308.412.5144.05.0330–70101915–205.06.04>70121925–305.06.5喉罩置入方法食指盲插法将喉罩顶向硬颚方向将喉罩向下滑入同时伸展食指食指向另一只手方向用力形成对抗压力喉罩置入方法向咽下部推送直至遇到阻力固定导管外端同时移出食指套囊注气,见导管自动向外退出约1.5cm胶带固定导管注气(<60cmH2O)喉罩正确的位置套囊前端紧贴食管上段扩约肌前壁套囊两侧位于梨状窝内套囊后上部紧贴舌根,并抵向前方会厌位于勺状凹陷内即使位置不佳,多数情况也可保持良好的通气效果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气管插管插管前的准备物品准备:带气囊导管、喉镜、导管芯、其他如牙垫、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简易呼吸器药品准备:肌松剂、麻醉剂、镇静剂病人体位准备:平卧、去掉床头栏、可以在肩部置一小枕使头后仰、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以提高氧储备医务人员准备:签署知情同意气管插管步骤检查准备情况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喉镜直视下放置气管内导管确定导管位置妥善固定再次确定气管插管合适位置气管插管位置确定简易呼吸器行人工通气听诊器置于剑突下,听气过水声听诊双肺确认有无呼吸音,是否对称连接呼吸机,观察流速曲线ETCO2纤维气管镜X拍片气管插管的安全性评价气管插管(ETT)深度经口:门齿22土2cm经鼻:鼻孔27土2cm儿童:口唇12土(年龄/2)气管导管距隆突2-3cm气管插管保持合适的插管深度监测外露长度确定合适插管深度后的外露统一测量点呼吸机管路位置合适临床的各种操作过程保持人工气道在位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常用的固定方法胶布固定法、绳带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支架固定法如何选择固定方法?主要内容人工气道建立气道湿化气道内分泌物清除气囊管理气道湿化正常的上呼吸道黏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建立人工气道以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进行呼吸道温、湿化非常重要。气道湿化不足湿化不足增加气道阻力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