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常青》读后感《基业长青》首版于1999年,作者。吉姆柯林斯,此书以36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案例,针对企业性质.经营策略.产品和服务.领导力.财务状况.市场/环境以及愿景(核心价值观.使命.目标)等作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基业长青》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客观的表述了36个行业中18家极为高瞻远瞩的公司长盛不衰的内在因素,即实现了作者的两个目的。找出极为高瞻远瞩的公司的基本特质和动力,并把这些发现转化为有用的观念架构;并把这些发现和观念告诉世人,以便影响管理方法,造福想创立、构建和维持高瞻远瞩公司的人士。总结来说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不懈维护和对走向卓越,美好未来永不满足的追求是为高瞻远瞩的公司特性,在以此为前提下对企业文化,对思想,对人员,对制度,对技术,对流程,对目标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不停的雕塑,到达卓越。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延伸,西方经济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再次得到了验证,企业的发展趋势更为扁平化,权利更为下放,分布地域更为广阔,个人自主权更为加大,企业更难用传统的等级、制度、预算之类的控制方法来维系,因此企业维系方法会越来越理性化。但是,大家仍然有人类的根本需要,必须属于某种引以为豪的团体,大家对于指引方向,让生活和工作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和目的感,仍然有着根本的需要;对于和别人联系,分享由共同信息和期望构成的关系,仍然有着根本的需要。在今天,企业员工的主体渐由85后90后成为主角,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求更大的自主权,同时需求和他们有关的组织代表某种意义。因此,一个企业想在当前严酷的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并且保持不败的地位,首先应该具有最根本的“核心理念”。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和原因仅仅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吗。不,其实“赚钱”仅是一个企业、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一群人走在一起组织成一家公司,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为“社会作出贡献”。也许有很多的人会认为,这第1页共16页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帽子过于平凡、或者是为了掩盖“赚钱”的实质而提出的一个口号而已。当然不可否认,“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重要目的的手段,但对于世界上一些知名的“高瞻远瞩”公司而言,利润不是目的,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生命。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在“赚钱”的基础上,许多知名企业对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没有波音公司制造出的波音707,也就没有现在高速发展的民用航空事业,如果索尼公司没有研发出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收音机,那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没有如此多元化的发展。然而,一家公司如何在“赚钱”的基础上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拥有核心的理念,这才是一家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信条。一家公司成、败之间的真正差别应该归因于公司激发员工多少伟大的精神和才能,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任何公司、企业想继续生存和获得持续成功,一定要有健全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而这种企业信念并不需要理论和外界的肯定,它不会随着“利润”的驱使,或者形势的趋势和流行而摇摆和改变,然而一个企业如何制定“核心理念”(或者“核心价值”)呢。象这种“核心理念”不仅是要老板一个人相信,还要让公司的每一份子都相信这个理念,为了这个理念去共同努力,取得企业的长效成功和不断进步,这才是一个企业生存下去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可是有时我和一些企业老总沟通时,他会和我说他们公司也有企业文化呀,并且指着企业里的文化墙说那不是吗。有的还让他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当场背出来。企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挂在嘴上的,而是根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心里的。那如何让这种企业信念、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个员工的信仰呢。让每一个员工都信以为真呢。那就需要对员工按层级地进行专业地培训---也就是“洗脑”。就象西点推出的“鹰计划”打造企业团队方案一样,每一个层级有每一个层级地需求。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知道,对于婴儿不同时期,我们应当给予不同阶段地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