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细细品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中让我深受启示的地方有很多,联系我园实际,其中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在夏之篇中讲到了“姐妹园”结对研讨——牵手乡镇幼儿园。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乡镇园与XX县区园结对研讨的活动情境。智慧的园长构建了一个开放、温暖、知性的学习环境,让乡镇和XX县区的老师们能自由而轻松地交换彼此的情感和理念,特别是乡镇园的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自卑和胆怯,在研讨活动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使两园老师的集体智慧被焕发,思维碰撞出灵动的火花,这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园本教研方式正是我们所期望和今后要学习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习这种“姐妹园”结对研讨的方式,找机会与XX县区幼儿园牵手共同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信中走过平凡岗位的每一天,让集体智慧的火花闪现在每一次活动中。在活动中唤醒大家沉默的教师意识,激发教师们重塑自我以及自主自觉发展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动力。第二篇。《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学期结束的时候拿到了这本书《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个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季节》,一看这绿色的封面,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阅读的欲望。在陆陆续续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着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教研案例,并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感受着作者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是一本很特点的书,文中讲述的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作者以第一人称来阐述她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颇有感悟,也让我觉得十分亲切,读起来好像身临其境一般,也好像隐约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初来乍到时的无助,此时此刻的奋斗。作者又以“春夏秋冬”四篇构成全书的框架,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分别喻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就好比人的一生,经历着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变换。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别针对第1页共8页新任职教师的岗位生存与专业起步、发展中教师的积累与学习、骨干型教师的探索性研究与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春之篇了,但作者是成功的,而我却少了一份毅力和坚持。不过之后的几篇,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它将伴随着我今后的成长。我从“我要做一名好老师”开始,慢慢地向“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行进,到自己成为一名家长心中的好老师的时候,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在“冬之篇”中,作者对自己从稚嫩阶段的规划一直到逐渐成熟后的规划,都值得我们去参考,去学习。“学以致用”,我也将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所规划。书中作者运用大量的草根化案例,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正是因为这些看得着,摸得到的案例,才让人产生一种共鸣。这记录着作者成长路上点点滴滴的故事,着实地带给了我们沉甸甸的感悟,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也会走得更远。第三篇:《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笔记读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中的第三部分秋之篇中的第一篇文章便是《与儿童对话:“聆听”儿童的声音》,让我感触颇深。书中介绍对话是灵感的相互交织,是思维的彼此碰撞,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是最有趣的,最有意义的。教师必须重视与儿童的对话。反思自己在教育时的点点滴滴,发现有颇多不适之处。在最近的一次区域活动时,班上的咪咪拿了一本关于动物的书跟我说:“老师,你有没有见过企鹅啊。”我说:“没有啊。”“那你知不知道企鹅是长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东西。企鹅边上都是冰会不会冻死啊。”换了以前我可能会觉得他一连串的问题真烦人,可现在当我看到渴求知识的样子,觉得咪咪很可爱,很有上进心。只听咪咪继续着他企鹅的话题,“我还知道它走起路来像小鸭子,身上有黑颜色和白颜色~~~~他足足讲了几分钟。”我耐心的听咪咪手舞足蹈的介绍完他对企鹅的认识,感到他的语言和动作都很有趣。等他说完,我才跟他说:“恩,你说的很对,企鹅是生活很冷很冷的冰山上的,喜欢吃小鱼、磷虾,它呀还是个游泳高手呢。”听我这么一说,咪咪更来劲了,不停的喊着“企鹅真棒。企鹅真棒”。第2页共8页这次我认真的倾听了咪咪的谈话,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