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篇一:无法选择的人生——《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10集的记录片《爱新觉罗·溥仪》在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播完了。看过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不是皇帝,或者不是末代皇帝,他的一生会是什么样。我们都知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的道理。那么从一个生为贵族,3岁就成为拥有天下财富、一呼百应的皇帝,而后沦落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公民的时候,他的心中该有多大的落差,该是多么的凄凉。更何况期间还经历着生杀荣辱的几多起落。他的人生又有多少是他自己可以选择的呢。多么无奈的人生呀。在2005年圣诞的一次活动上见到了一位爱新觉罗,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在这个活动上,他为他出版的“天坛祭天”dvd做推广宣传促销。一个家族就这样消失在历史中,而我们普通人的一生更是留不下什么痕迹。如果留下痕迹,又有什么人愿意留下这样的故事。电影演员陈冲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这样回答记者。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有什么故事,越普通就越平安,越幸福。人生都是只有一次的体验,虽然人生的滋味有很多,可是大家渴望的都是平安幸福,顺顺利利。有哪个人自己希望过着传奇的人生呢。在溥仪去世的时候,他留下的只有一个纸条,是写给他最后的妻子的,也就是让他的“小妹”给他带药来。无论什么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那么的普通、平凡。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无确定性。我们对我们的人生都无法设计。我们只有乐观的活着,无论哪种生活,都在可能的前提下安排好,这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篇二:《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用两天的时间,在网上看完了历时三载拍摄完成的历史系列片《爱新觉罗。溥仪》。首先我是中国人,其次我是满族人,所以,对清朝的历史格外的关注。看完之后,觉得溥仪的一生第1页共5页只能用可怜,可悲,甚至天真来形容,从他老年所做的一切,就知道他原本是善良的。他之所以在六十岁的时候患上了癌症,也是因为做了大半生的傀儡,心中压抑,忧虑不安所致,毕竟,那个时代患上癌症的还不像现在这样多。由此可见,苟且偷生的日子并不好过。做为纯正的满族人,自己的先祖曾经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所以有些不忍心用“可恨”来形容他。心中倒是替他难过,真是命运多舛,生不逢时。几年前去沈阳的故宫,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走遍了每一个角落,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去看的。包括到正白旗的首领居住的地方细细的转,细细的看。还独自到北陵的皇太极那个大大的坟包转了一圈。民族的情节是有的,爱国,也爱自己的民族。只是,现在的满族已经汉化了。从文化到生活习惯没有半点的差异,这也是清朝政府做了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否则,一个少数民族如何能够统治以汉族为主的国家二百六十八年之久。每一个朝代只要诞生,就有灭亡的时候。从兴盛到衰败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不过大清做为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兴起相逢,同样也是“生不逢时”。曾经的历史教科书是以抨击清王朝腐败为主的,现在已经能够客观的评价历史了,当然,若想完全还历史真相,那是什么时候也做不到的事情,毕竟前朝总要由后朝来撰写,字里行间要掺杂后朝的“喜好”。另外,即便是当朝都不肯留下真相,后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呢。我们还学习了一段历史是。国民党不抗日,只有共产党才抗日。好在现在的舆论比之前要公平一些。另外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在那当时,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充其量也不过是游击队的形式而已,拿什么来抗日。即便是抗日,有多大的威力。国民党那时候已经成立了国民政府,有了正规的军队。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政权,如何会不爱惜。会心甘情愿的拱手相让呢。只不过彼时的蒋介石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他一面要抗击日本人,一面又要提防共产党。双重压力,难免就要考虑的多了。而共产党凭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壮大起来。等日本人投降之后,一下子就有实力和国民党对抗呢。到底是第2页共5页谁在保存实力。谁在利用抗日战争发展实力。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和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必定是两个版本,谁可信。谁不可信。政治家的语言都不可信。胜自然有胜的道理,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也证明,若要论军事才能,毛泽东的能力最强,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