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由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X8226;勒庞(gustavelebon)著述,于1895年出版,被翻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17种语言版本,是一本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权威著作。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泰斗奥尔波特曾说:“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一、内容简介勒庞对“群体”的界定是。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形成一个心理群体,就形成了一个“群体”。群体分为异质性群体(如街头群体)和同质性群体(如政治团体、宗教派别、军人等)。本书主要是论述异质性群体。该书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概念,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念且用事例进行了说明。勒庞对群体的态度很矛盾,他虽然极力贬低群体,但又肯定了它对文明发展的作用。勒庞让我们深入认识了解了“群体”这一社会现象。二、群体的特点特征1、冲动、易变、急躁。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它可以在转眼间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群体很容易做出侩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2、容易受暗示、轻信。群体总是处于一种期待的状态中,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定的事实。如义和团的团民相信法术可使自己刀枪不入。3、情绪夸张而单纯。群体的感情极为简单而夸张,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比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教授韩德强在保钓游行中掌掴老人还觉得占着义理、义正词严。4、群体偏执、专横和保守。提供给群体的各种意见、想法第1页共4页和信念,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迷恋传统,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无意识恐惧。5、群体的道德,或高尚或低劣。因为不计名利,顺从、绝对献身于真正的或虚幻的理想。例如,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北方战胜,在美国废除了奴隶制。6、群体的信仰盲目的服从、残忍的偏执、要求狂热的宣传。如宗教法庭迫害伽利略、布鲁诺等进步人士等,这些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归责于领导一人,那些怀着宗教般信仰的群体其实要负很大的责任。7、群体的观念完全为平等的精神左右,对自由民主没有丝毫的尊重(绝对均贫富)。喜欢绝对的、毫不妥协和简单明了的形式,夸大其词、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就能对群体产生有效的影响。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无异议、情绪化、低智商。在智力上,科学家和平民有天壤之别;但在性格上,差别甚微或没有。8、群体的想象力,只会被“形象”打动。新闻报道一次偶然事故死亡500人的事件在群体中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因为感冒造成的陆续死亡5000人的事件,但事实上后者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说明医疗体系及自身保健等存在问题。在群体影响下,个人思想和感觉中的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突然爆发,从众、教条主义、放弃责任意识。以爱国名义进行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一方面极尽暴力语言辱骂其所憎恨的对象,包括和自己观点相左的同胞;另一方面语言不足发泄其爱国公愤,就把情绪转移到与之相关器物上。9、群体的理性只能接受比喻等初级推理。比如。冰放在嘴里会融化,则所有透明的物质在嘴里都能融化;相信人多就能够天下无敌;相信仅仅依靠抵制日货这个简单行为就可以打击到日本,但是在很多地方却演变为打砸抢,以“爱国”的名义进行犯罪,这样的行为在西方国家的眼中,则会认为我们还是第2页共4页一个落后愚昧、没有秩序、没有远大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民族,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时时记着历史上别的国家对我们的侵略,一讲起来则气愤填膺、摩拳擦掌,这是一种弱者的自卑心态。要记住,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