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9) VIP免费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9) _第1页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9) _第2页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9)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外公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XX)》,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网民个人信息平安的关注。报告显示,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缘故,导致网民总体损失约805亿元。报告主要观点:1.在对网民权益认知情况的调查中,网民对隐私权的认可度最高。其次是选择权、知情权和安静权。2.在有关安静权的调查中,恶意软件是网民最反感的骚扰来源,其次是骚扰和网络弹窗。相比前三者,网民对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的反感程度较低。3.七成左右的网民认为“诱导用户点击”、“无法关闭广告信息”、“、电脑中的软件不明白如何来的”、“预装软件无法卸载”是进犯网民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主要征询题。4.网络诈骗进犯了网民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本次调查中罗列了五类诈骗现象,其中最严峻的是“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展中奖诈骗的网站”,占比达76.3%;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伪基站短信”,占比为55.3%;收到“冒充公安机关、卫生局、社保局等公众机构进展诈骗”的也超过半数,占50.8%。5.近一年网民由于垃圾信息、诈骗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导致遭受的经济损失人均124元,总体损失约805亿元(我国网民数量6.49亿x网民平均经济损失124元=804.76亿元)。6.高达7%的网民(估算约4500万)近一年由于各类权益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7.网民最关怀的个人信息依次是:网络账号和密码(85.8%)、身份证号(79.0%)、银行卡号(70.8%)和号(61.6%)。而对网购记录、通话记录、网站注册记录、网站阅读痕迹、软件使用痕迹这类网上活动记录的关注度较低,占比仅为33.8%、33.4%、26.7%、24.8%和13.6%。此类信息的隐蔽性较强,往往不被认识到其重要性,对它的认知和保护还需要加强。8.网上活动记录作为网民重要的个人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其泄露情况特别严峻,应引起注重。七成左右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网上活动信息均遭到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被泄露;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阅读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被泄露。近半数的网民个人通讯信息(即时通讯记录、短信等)被泄露。9.82.3%的网民亲身感遭到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阻碍。几乎半数(49.7%)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峻或特别严峻。10.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时遭遇的最严峻侵权现象是“搜到假冒网站/诈骗网站”(62.6%)和“搜索结果不是我想要的”(61.7%)。网民认为搜索引擎企业所做的保护措施最为有效的是“网站标识”%。其次是“提供个人信息保护效劳,应网友恳求可对个人信息进展删除”,占22.3%,“提示风险网站”占15.7%。11.“网络水军/虚伪评价”是网民在网购过程中遇到的最严峻侵权现象,达72.7%。由于网络水军刷销量、刷好评等现象向网民展示了虚伪的信息,损害了网民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有80.6%的网民认为“不明来源的购物app”是网购中风险最大的购物渠道。12.网民防备恶意app的主要措施包括:“开发者第三方认证”(30.6%);35.6%的网民认为应该通过提高本身平安认识来防备;22.1%的用户表示“举报、联动处置机制”可以有效防备恶意app。13.网民在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过程中遇到的侵权现象排名前三的是:“广告信息多”(70.8%);“交友对象信息虚伪”(49.2%)和“打色情擦边球”的现象严峻(47.4%)。网民认为网络社交工具在保护网民权益方面做的最有效措施是“实名认证”,占41.6%;其次是“建立对网站上传信息的审查机制”,占比23.0%;认为“不良信誉记录共享”比拟有效的占19.8%;认为“投诉举报机制”有效的占13.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起跑线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学事业,对互联网知识分享很感兴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