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青海花儿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感想通过在省电大一周的学习,有幸倾听了滕晓天、郭兴智、马俊、吴红燕、杨生顺等专家学者授课,较系统地了解了青海花儿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十分荣幸地欣赏了郭兴智、马俊、吴红燕等花儿大师的即兴演唱。青海花儿丰富优美的格律曲调,大师们美妙动听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花儿之魂,娱悦身心,摄人心魄。这既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又是一次难得的听觉盛宴。青海花儿有着强大的震憾力和穿透力,的确是我省的文化瑰宝。学习中了解到花儿的现状堪忧。青海花儿经过王洛宾、朱仲禄等老前辈,滕晓天、郭兴智、马俊等有识之士几十年来的传承发扬,花儿已登上广播、电视、广场、舞台等大雅之堂,不但有四个国家级的花儿会,还有七八十个规模上千人的花儿会,青海花儿已经在国内外声名鹤起。但是,原来仅有的一支专业花儿剧团被撤销了,青海大学、青海师大、民大等学府中没有花儿与少年的应置,没有高素质的花儿专业队伍,花儿品牌尚未打造成熟,积极为花儿鼓与呼的专家学者心里犹如“索菲娅”般的苦闷。究此原因,主要是政府不作为,文化主管部门不热心所致。似乎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把乔麦面当成五谷,把土地爷当成神仙之感。难道还没有感悟1到“花儿”背后的巨大危机和潜在利好。人潮就是钱潮,就是经济增长点。脚站在青海的土地上,碗吃着青海的洋芋蛋,不为青海花儿尽力,还算什么青海人。我虽去过广西桂林,看过《印象刘三姐》。他们充分利用桂林优美的天然山水,当地农民白天照常劳作,晚上在自家门口当演员演出,水是舞台山是景,场面十分壮观,气势磅礴,震憾人心。一张门票200元,还须提前预定,一晚上演出3场,如果每场2000人,一天就是一百二十万元,一年演出6个月,纯门票收入就达2亿多元。加上游客的吃、住、行、游、玩、购等项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西畅快成功地把文化优势《刘三姐》打造成了经济优势,引来如潮的游人、滚滚的财源,第1页共28页油往油缸里淌着。建议有关党委、政府像抓政治、抓经济那样抓文化建设,像抓“环湖赛”那样抓“青海花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真抓实干,媒体大力推动,教育部门尽早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骨干队伍,同时培育出一大批热爱花儿、懂的花儿、传唱花儿的群众,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条件。如通过多举办花儿电视大奖赛,在相关高校音乐系设立花儿专业,在公众中普及花儿知识,继续扶持举办各类花儿会、花儿花园等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活动,扩大和提高知名度,让外地人听得懂、本地人乐于听,将花儿打造成青海的又一张金名片,那么用用文化拉动旅游、繁荣经济、2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甘肃、宁夏已经在大作花儿文章,我们要急起直追,不能“赶走儿子招女婿”,不能“墙里开花墙外红”。不然我们手里的“青海花儿”这颗“金蛋蛋”就会失去振兴飞跃的最佳时机。打造好花儿与少年这张金牌,社会经济价值或可远远超过“柴达木盆地”,何乐而不为。倘若把大通老爷山花儿会等打造成《印象刘三姐》那样的文化精品,吸引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去而复回,青海花儿一定会绽放的更加娇艳、绚丽、芬芳。青海少年一定会成长的更加英俊、阳光、自信。第二篇:论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论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以歌舞剧《雪白的鸽子》为例摘要。青海花儿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魅力,深得听众喜爱。青海花儿展现的地域特色,民俗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了优秀的名族文化,带来了新的艺术洗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容展现的历史,民族,文化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丽珍宝。花儿文化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追求,歌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善良,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青海花儿的现状,通过以其著名的歌舞剧《雪白的鸽子》为例,探讨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青海花儿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建议。第2页共28页关键词:青海花儿;雪白的鸽子;创新;发展1abstractqinghaiflower,withitsbeautifulmelodyanduniquecharm,isdeeptheaudiencefavorite.qinghai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