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严格意义讲,并不是一本完整的书,而是数个片段拼凑起来的小说集,整体读起来让人觉得很不过瘾,总是在最想知道故事进展的地方戛然而止。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其实都可以延展成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没有这么做也许是因为想多留给读者一些遐想吧。整本书我读下来非常流畅,只用了大概一周坐地铁的时间,由于是电子版,所以读的稍微潦草了些,书中许多词句都没有细看,但是读完仍然有很强的感触,希望你们有时间也可以读一读。下面就一一介绍下这几段小故事吧。第一章------《塔铺》《塔铺》讲的是恢复高考,一个镇子的人都聚起来准备高考的经历,这里面塑造了好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有从部队复员的“我”,已经娶妻生子的王全,好哭鬼磨桌(土话,形容个头矮),不好好学习只想谈恋爱的耗子以及“我”喜欢的单纯善良孝顺的李爱莲。故事的跨度很短,只有一年,从恢复高考到高考结束,从文章能看出刘震云对自己经历的投射。整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描绘人生的二次改造,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坚持都能成功,正如我们做人做事一样,即使有二次机会,也不定能按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回到《塔铺》剧情上来,一群人,一年,一起努力,只为了高考这个看似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最终,王全放弃了,因为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李爱莲放弃了,因为再读下去,家里的老父亲就要去世了。我在感叹生命如此卑微的同时,为现在所处的环境感到深深的庆幸。第二章------《新兵连》《新兵连》讲的是“我”作为副班长,与班长一起带领一群新兵训练成长的故事。新兵连故事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每个主角的性格在这段时间内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每个主角的人生也发生了转折。“老肥”从最开始积极向上、勇争先进的标兵角色变成因为羊癫疯而退回家乡的“失败者”,以至于最后跳井自杀,让“我”好不难过;“王滴”最开始也是颇为上进的,第1页共14页但由于没评上先进,而且受到同伴排挤,导致后期对自己要求变低,甚至在训练中遭受嘲笑,最后逆境翻盘,当上了人人羡慕的军长“秘书”,故事结尾,王滴道出真相,原来人人羡慕的分配只是为军长瘫痪的老爹端屎端尿,这不禁让“我”发出啊的惊叹;故事另外一个主角“元首”是最复杂的一个角色,他比老肥还要上进、优秀,一直是班里的先进,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同时他也是“告密者”,老肥羊癫疯的事就是他打的报告,元首身上反映了人的多面性,白天衣冠楚楚,努力拼搏的好丈夫,下班以后可能就是厮混夜店的大尾巴狼。最后“元首”在考核中发挥严重失常,分配时去了菜园子种菜,一个标兵因为一次考核失利就被全盘否定,不得不说,人生必须把握每一次机遇和挑战;故事中还有一个悲情角色,李上进,人如其名,一直很上进,上进的原因是为了入党,为了光宗耀祖。李上进算是一个老兵了,在部队混了半辈子,组织慎重考虑后派他去烧锅炉,他觉得这是组织对他的肯定。后来“我”所在的班班长负伤了,他调过来当临时班长,这是他人生中最接近入党的一次机会,奈何最后由于没有经受起组织的考验,开枪打伤了政委,落了个入狱的下场。李上进这个角色的动机很纯粹,就是为了入党,因为入党可以让他获得尊重,获得成就感,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态,也是李上进悲剧参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整个故事中“我”是一个旁观者,看着老肥、元首、王滴、李上进一众人的转变,却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的人生和前进的路,这和当代中国的我们一样,身处在和平的年代,感受着祖国强盛带来的诸多好处,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生活越来越便利,交际越来越空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又简单,有些人的贪婪赤裸裸的显现,有些的人祸心裹藏难辨,越来越多的李上进、元首、王滴这样的角色为了生活和生存发生在向恶的转变。第三章------《头人》头人的意思就是头儿,学名村长。文章流水账一般的记叙了申村从我姥爷他爹那一代发展到现今的故事,这中间以村长轮转的角度反映了申村的演变,以申村的演变映射出社会的变第2页共14页革。《头人》这篇文章我看完整本书后已经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不是故事不够精彩,而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在农村,村长这个位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