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测评]一、积累运用1.解释加点的词。(1)不辱()(2)加惠()(3)请广于君()(4)岂直()(5)徒跣()(6)贯日()(7)色挠()(8)谢之()(9)谕()答案:(1)辱没,辜负(2)恩惠(3)扩大(4)只(5)光(6)穿过(7)屈服(8)道歉(9)明白2.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用法。(1)以大易小()以君为长者()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答案:用因为凭借(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答案:派出使(3)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答案:语气助词,相当于“吗”连词3.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答案: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瞧不起我吗?轻:古义,看不起;今义,重量小,与“重”相对。(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答案:秦王脸色沮丧,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4.从句子的用途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的类型。(1)安陵君其许寡人!答案:祈使句。(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答案:陈述句。(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答案:疑问句。(4)先生坐!何至于此!答案:感叹句。二、阅读鉴赏(一)课内语段阅读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答案:交换(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答案:通“措”(3)请广于君()答案:扩充(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答案:轻视6.翻译下列句子。(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答案: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否,非若是也。答案:不,不是这样的。“灭韩亡魏”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唐雎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答案:炫耀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恐吓。受地于先王而守之。8.第二段中的一组对话表现秦王_______的性格,又表现了唐雎_______的精神。答案:骄横不畏强暴(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②谨受教。”注:①卒然:突然。“卒”通“猝”。②无忌:信陵君的名。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破秦人,存赵国()答案:保全(2)事有不可知者()答案:能够(3)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答案:憎恨10.翻译下面的句子。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答案: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我希望你忘记救赵的事。“谓”的含义。(1)唐雎谓信陵君曰。答案:对……说(2)何谓也?答案:说(3)太守谓谁?答案:是“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1)臣愿君之忘之也。答案: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大德”。(2)辍耕之垄上。答案:动词,去,往。(3)怅恨久之。答案:助词,凑足音节。(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答案:结构助词,“的”。13.读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答案:示例: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三、中考试题追踪(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