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风声》观后感电影的归电影,主旋律的归主旋律——《建国大业》、《风声》观后感任明“明星脸”与“政治教科书”的开放性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去看《建国大业》这样一部有着“政治教科书”一般名字的电影,我的回答会是:“我想去看看172位明星是如何在银幕上露一小脸、一闪而过的。”是的,这确实是我极大的好奇。看过电影之后我明白了,当“明星脸”与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就是消费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附加值”效果:就像“买一赠一”的商品,你既消费了你所熟知的“明星脸”,也通过这张“明星脸”消费了你所熟知或不知的历史人物。至于历史人物是如何在明星与“历史”之间恍惚起来的,那是后话。由此而言,《建国大业》颇得动辄“八星报喜”的港产贺岁片的真谛。泱泱大国的60岁华诞,172位明星贺岁,真可说是——多乎哉。不多也。然而除了“明星脸”,我确实看到了主创人员的热情与真诚,或者说,是一种尽职于“献礼片”的职业精神。在不绝如缕的背景音乐所引领的追忆气氛中,我重温了历史教科书所教给我的“建国”过程:蒋介石是如何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的,北平是如何和平解放的,解放军是如何步步胜利的。我甚至还看到了以前很少被表现的蒋经国去上海“打老虎”的过程,看到了“反(腐),亡党;不反,亡国”的现实隐喻与重重忧心。也许这是我——还有其他一些观众——的一厢情愿。然而,能以历史的过去激起这样感慨今日的联想,这说明了这部电影的内部结构是开放的,它容得下批评与质疑,也容得下对照与自我反省。虽然这种反省是轻微的、几乎不易觉察的、甚至是见仁见智的。对我来说,无论是政党还是国家,在电影中、在文艺作品中回忆当初的青春朝气,难免不被作为与今日的对照以及这一路走过来的反省。《建国大业》至少提供了这样解读的可能性,这对曾经面目呆板可憎、水泄不通的主旋律影片来说,至少是一种进步及第1页共4页对观众的尊重。因此我欣赏主创者所安排的开会了、各位开国英豪姿态各异走进窑洞的镜头,那一瞬间的定格,在我看来,近乎含着眼泪与微笑的缅怀与追忆——一定是有过那些青春勃发、意气昂扬的时光的,只是后来也一定会发生变化。这就显示出时时反省的重要性。还有影片前半段那近乎忧伤的小提琴演奏的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经过特别处理的、像一团火般明亮耀眼的红色。那团红色蕴含着“献礼”的“匠心”。而在《建国大业》流畅的节奏中,那团红色就像火焰一般掠过我的心头,让我感觉到,那一抹红色曾经孕育着多少希望。真的是只有这样红、这样透的红色才能够表达那所有的希望。而对比沉甸甸的现实问题,那红色又简直像一把烧红的、透明的烙铁了。因为有了这些感性的时刻,《建国大业》虽然主旋律而又有着一个生硬呆板的片名,我认为它依然是不失可观的。导演对节奏的把握使得这部电影颇为赏心悦目,虽然张澜、李济深等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的面目是模糊的,虽然蒋介石除了“人性”的一面其余的心理过程近乎被草草带过。试图去理解并人性化地表达以往被简化的人物是一个开端,剩下的,只能留待以后的探索与实践了。身为“观众”的自我反省看《建国大业》,我认识到这仍然是一部中国式的主旋律影片,与好莱坞式以“叛逆”为起点与卖点的主旋律影片不同,一些关键人物仍然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正是通过这部影片,让我看到身为观众的我们自我质疑、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影片进展到1/5的时候,毛泽东对周恩来、刘少奇等人说:“蒋介石在南京当了总统,我毛泽东就在山沟沟里自封万岁,不好看也不好听。口号二十三条里那个万岁必须拿掉。”而到了片尾,开国大典上,广场上的人群一片“万岁”喊得山响。我们曾经多么自觉自愿地把“万岁”的口号加诸我们信任的人或事物身上,我们信任他/它们,希望他/它们永远存在(longlive)。然而,世间没有事物是永远存在、永不改变的,我们这样虚妄而又一厢情愿地相信,宁肯闭上自己的眼睛,这是不是一种错第2页共4页误呢。作为一名观众,我认识到了自己曾经作为一名观众、却不“睁开眼”来看的错误。由此,我宁愿把“建国大业”这教科书一般的名字看作深深的思索而非盲目的鼓吹,它所勾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