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观后感整个影片的基调是压抑的、沉闷的、令人窒息的。看似宁静的小镇,看似淳朴善良的人们,看似虽不那么安乐却和谐的生活,一切的一切,看似再正常不过了,却暗藏着些许不为人知的丑陋与无奈。格特鲁德,一个独自抚养6个孩子的可怜女人,没有经济来源。贫穷、孤单、抑郁的生活渐渐扭曲了她的人格,哪怕一丁点儿的猜忌或不安都足以令她发疯。于是,当得知西尔维娅和詹妮的父母没有按时寄来每周20美元的抚养费时,她爆发了。当接收到大女儿对西尔维娅的诬陷并信以为真时,她疯狂了。爆发也好,疯狂也罢,本身都无所谓什么问题,夸张的是她采取的方式,达到了似乎禽兽的地步。更为夸张的是,旁观者不是积极伸出援手,也不是冷眼旁观,而是采取了落井下石的态度。那是个愚昧的世界,那是个无知的年代,那是个人的精神被抹杀、兽性大发的时空。它听来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让人哭,让人痛,让人心碎,并发人深省。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旁观者效应,是说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我相信,最初人们在看到西尔维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儿——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时候都会心生怜悯,想救之于水火,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这是正常的。也许大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至少那些被吓坏了的孩子们应该是这样。也许大家都明哲保身,不愿多管闲事,以免惹祸上身。但由此发展下去,结果无疑是悲惨的。终于,第二个人开始了对西尔维娅的虐待,好像做了个示范似的,众人纷纷效仿之。我想这是产生了某种暗示效应,施虐者在无对抗条件下,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周围人群传达着一个信息——虐待西尔维第1页共14页娅,众人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并做出了相应反应。这时格特鲁德的残暴行径及其他人助纣为虐的行为都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而当事人西尔维娅的不反抗态度确实有些令人费解。我想这可以归结为两点:1.当事人最初做出不反抗也不揭发的选择应该是出于内心的恐惧,在被恐吓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受害人往往表现为对施虐者完全服从。2.即使在施虐者得寸进尺地虐待当事人时,她并未表现出满腔怨恨或似海深仇,看起来西尔维娅是个太善良的人,以致面对眼前这个精神失常的女人依然保持着宽大的包容。如果影片的末尾不是罪人得到了应有惩罚的话,所有人应该都会义愤填膺地找编剧算账吧。是的,施虐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西尔维娅再也不会活过来。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悲剧,我痛恨人们的残酷,更震惊于他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在接受教育。教育,使我们知道对待任何事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三思而后行,为自己,也为他人。第二篇:蓝天下的罪恶蓝天下的罪恶——我的国恨家仇1955届杨曼霞昆明冬春旱季,大多数的日子天气晴和,万里无云。天是那样地蓝、蓝得澄明、深远,蓝得像大海——滇地。而海子映着蓝天,成为高贵的碧玉。自古以来,昆明人在这青山怀抱着一泓清池,清池边有万亩碧野的地方生活,不辜负“四围香稻,万顷碧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出了多少诗人、画家、英雄。想不到日本侵华战争以来,也给昆明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1938年,日本提出一个行动代号为“火”的计划,对云南实施空中打击。从那年秋到1942年夏,日机疯狂对昆明、大理、下关、保山、蒙自、个旧、河口等地进行轰炸。目的是瓦解云南人民和军队的斗志,打开西线进犯中国的大门。因为云南有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两股输送抗日物资的大动脉,有数十万远征军时刻准备着奔赴抗日前线,昆明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了。第2页共14页1938年秋,日机第一次试探性地光顾昆明,敌电台公然宣播:“从某日起将连续轰炸昆明八天,谅昆明无抵抗力,以后准时来袭。”8月28日,原计划从东寺街沿正义路而上直炸到省政府五华山。后来航向稍偏,从石桥铺向北,一直炸到一窝羊,造成昆明人员死伤惨重。从此日机“守信用”地、豪无顾忌地逐日按时“光临”。伤亡最重的一天在潘家湾、翠湖、北门街一带。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