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们搞好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在党的建设尤其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要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决定》中关于制度建设的一系列论述讲得很深刻,很有针对性,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深入领会,在实践中认真贯彻。一、制度建设是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它不仅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而且还包括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制度建设。这几个方面的建设,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制度建设渗透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在政治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以及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抓得不够,显得比较薄弱,不适应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虽然有了《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规党法作为党的建设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规定,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些与之配套实施的制度和规范,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主观随意性,影响了党规党法的正确贯彻实施。二是缺乏一些可操作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如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保障党员民主权力等方面在具体制度上还有不少空白,在工作中虽有规章可循,但其伸缩性较大,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致使我们在一些党建问题上摇摆不定,工作形不成规范。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党的建设。当前,我们党正肩负着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面对新的形势,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加强制度建设,对于新形势下搞好党的建设进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显得更为必要、更为迫切。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党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经验,并且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靠影响和言传身教去传播。真正要使一种好的思想作风继承和发扬光大,就应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变无形为有形,使之成为稳定的因素,以更好地继承的发扬。再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来看,我们党一方面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现在,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这种趋势给我们党的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能设想,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逐步走向法制化,另一方面在党内、党的自身建设却缺乏必要的完备的法规制度。这种状况长此下去,怎么可能把我们党建设好,怎么能使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呢。因此,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都迫切要求党的建设必须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路子,都迫切要求我们切实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环节,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二、制度建设是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在搞好党的政治、理论、思想建设以及组织、作风建设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毛泽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一直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并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财富。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搞好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做了许多精辟论述。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重要文献中明确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