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任职问题引关注现有制度下难任正职[5篇范文]第一篇:民主党派任职问题引关注现有制度下难任正职民主党派任职问题引关注现有制度下难任正职民主党派任职问题引关注现有制度下难任正职2007年01月18日11:05南方周末在中国,民主党派的任职问题令人关注。200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关于巩固和扩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这份文件称,要照顾同盟者利益。外界有观点认为,“照顾同盟者利益”是近年来首次提出。事实上,这一政策还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发酵,但岁末年初,京沪两地同时有关于党外人士任职的新闻发出,还是一个政治信号。本报记者采访有关人士,希望能为读者还原一个独特政治群落的从政轨迹。“‘照顾’党外干部符合执政党利益”2007年元旦前一周,XX省委党校,一批中共党外干部集中接受一个星期的岗前培训。给他们讲课的有XX省统战部部长和党校教师,内容包括XX省“十一五规划”,以及半天的和谐社会理论报告等。这些中共党外干部进入政府实职序列,得益于XX省不久前结束的公开选拔副局级干部活动。42岁的王荣彬是幸运者,目前,他已开始到XX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上班,成为该委员会惟一非中共身份的副主任。在2006年的公开选拔中,此前负责民盟中央信息中心工作的王荣彬等8名非中共干部脱颖而出。这次公选一开始就受到关注。16个岗位公开招聘,其中的10个岗位要求参选者必须是非中共党员。如此大幅度对党外人士倾斜在近年来还属少见。此次公开选拔在一周时间里就吸引了694人报名,近一半属自荐参与,媒体用“火爆”形容报名现场的气氛。王荣彬说自己是“组织(民盟)推荐”的,“民盟中央非常关注这次公选”。此次公选,其他民主党派也非常重视。九三学社XX省委《情况汇报》称,他们得知公选消息后,马上对党内副处级以上人员进行了筛选,推荐了11人报名,是“所有民主党派中报名最多的”。笔试、面试过后,有26人进入职位考察,其中14人获得任命,8名党外干部中有5位为民主党派人士,除民盟的王荣彬外,民进、民建也各有一人入选;九三学社有两人。2006年10月,《北京日报》消息称,全市有局级党外领导干部98名,处级领导干部2064名,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职安排“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如果从大的背景看,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将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也列为公务员。自上世纪50年代起,民主党派机构从人事到经费开始逐渐机关化。在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洪绂曾看来,“照顾”党外干部也符合执政党的利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认为,党外干部的一个优点是联系面广,而且“群众愿意和党外人士谈些实事,能反映一些真实情况”。从政轨迹1997年,正在武汉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王荣彬经导师介绍,试着填了一张表格,两个月后,他得知自己已经成为民盟盟员。“当时的想法就是多交朋友。”博士后研究结束后,王担任了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此时王荣彬才接受“入盟教育”,对民盟有了一些了解。在民主党派高度集中的北京,具有博士学位的王荣彬很快就得到重用——担任民盟XX县区委副主委,并当选了两届区政协委员——王荣彬由此走上“参政议政”道路。尽管当过政协委员,王荣彬仍觉得自己长期做学问,对政府实职“不熟悉”。在XX省这次公选中,原本面向党外人士的市文物局副局长和市工商联副主席职务因“无合适任职人选”出现空缺。对党政机构运行不熟悉,往往是许多党外干部从政的障碍,因此,一些地方先要对拟选拔的党外干部做“政治安排”。200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无党派人士甄贞被聘为XX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曾在人大担任3年科研处副处长。“有了台阶,才能把她放到一定的位置上。”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说。所谓“政治安排”,主要是指在一些政治组织或者群众团体中担任一定职务,比如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被聘任为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等。王佐书认为,“政治安排目的之一是为了全面培养民主党派干部,其中最优秀者可安排实职。”王佐书曾任XX省副省长,之前他曾担任XX省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培训党外干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