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全文XX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XX]6号《XX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已经20XX年3月30日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由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特此公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XX年3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障民族团结健康发展。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各民族平等、坚持“三个离不开”原则,遵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第四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本行政区域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五条设定每年9月为本市民族团结进步月、9月17日为民族团结进步节。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和民族团结进步节活动。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第1页共6页展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七条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部门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主管部门。其它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对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基本权利第九条各民族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参与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第十条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学习其它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参加本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和参与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自由。第十一条各民族享有平等经济生活的权利,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第十二条各民族享有维护、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第十三条各民族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接受国民教育的权利。第十四条各民族之间婚姻自由,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歧视或其它因素干涉各民族之间的婚姻自由。第三章基本义务第十五条各民族都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义务。第十六条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语言文字、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制造、传播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第十八条任何人不得以同族为由挑起民族矛盾、仇恨,不得打着民族旗号从事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秩序、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扰行政司法的活动。第2页共6页第十九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为经济、文化市场设置民族歧视界限,不得因民族身份损害某一民族平等进入经济和文化市场的权利。第二十条禁止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影视网络等文化载体以及地域名称、企业名称、品牌商标、广告信息等活动中出现损害民族尊严、伤害民族感情的内容。禁止在文化娱乐场所及其它公共场所播放、演奏、朗诵、演唱等含有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内容的节目。第二十一条各民族都应当尊重、热爱、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抵御境外分裂势力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二十二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因民族身份妨碍、限制某一民族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得因民族身份损害某一民族平等接受国民教育的权利。第二十三条本市的宾馆、饭店、车站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不得因民族身份拒绝提供服务。第四章服务与管理第二十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统筹规划,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第二十五条市、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