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永兴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工作,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切入,以发展稀贵金属、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向纵深发展。一、主要做法(一)抓组织领导,增强创新意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把科技创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同部署、同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全县综合考核指标内容,不断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抓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加大财政研发投入,对创新创业给予重点保障。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2019年1-9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5.002亿元,同比增长19.1%,占GDP的1.85%;地方财政科技投入6677万元,同比增长78.62%,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4.05%。2019年全县4家企业获批研发财政奖补资金217.42万元,获批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享受2018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42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9115万元。制定了《永兴县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若干规定》《永兴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永兴县专利资助办法》《永兴县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县里规定,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县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认定三年有效期内且当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县财政按其实际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70%奖励给企业。(三)抓主体培育,提高创新能力。重点抓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创新企业培育工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雄风稀贵、联合国银、惠友材料等科技企业在“首届郴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回乡创业大学生李龙浩研发的新技术项目荣获“郴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积极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多项。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县内20多家骨干企业与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2019年1-10月全县完成技术交易合同5个,成交额达1.0095亿元;完成专利申请量293件,授权14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占GDP比重23.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6.9亿元。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情况(一)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我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稀贵金属产业走“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精深加工”之路,稀贵金属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区,为初级冶炼项目承载发展基地。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定位为精深加工区,重点发展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将50家主体企业整合到30家,已全部入园建设或原地技改8家,雄风、金润、融源已投产。众德、洪福、和盛、洪福等4家企业在原址完成技术改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中,联合国银、阳光有色、朝阳银制品等企业稀贵金属深加工项目已投产。(二)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形成了三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了全县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以亚氧化钛材料、新型改性聚羧酸外加剂、有机涂料等产品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产业集群。二是以晶讯光电、电子商务园等企业(平台)为龙头的电子信息领域产业集群。三是以稀贵金属综合利用、精深加工等技术为支撑的资源环境领域产业集群。目前全县纳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统计的企业38家,其中经认定的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从领域来看,资源环境领域8家、电子信息领域2家、新材料领域5家。(三)科技助推园区发展方面:坚持“科技兴园”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发展原则,精心打造“永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