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录取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如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规定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照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照时限为130分钟。满分为100分。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栏。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超过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规定作答的,不得分。6.当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并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容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资料1位于R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有关加紧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深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种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献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尚有多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到了1981年终,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毕“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贯彻。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状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不过,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长期,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长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汇报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资料2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围,有很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同样,L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毕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提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重要用于给新增长的人口增地。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一样的是,L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措施。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长的人口分派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很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长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预留的机动地所有分派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措施也就难认为继了。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数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尤其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牢骚:“明显不公平,就应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一样,L村尚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最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由于地比较零碎,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状况差不多的尚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地,没什么收益,明年也不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