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安老服務概況長者人口情況長者一般指65歲以上的人口。這也是現時香港法定的退休年齡。香港的人口正不斷老化。在2008年中,65歲以上的長者佔全港人口的12.6%1(88萬人),預計至2016年及2033年,將會分別上升至佔總人口的14%2和27%3。長者人口亦逐漸老化。在2005年,75歲老人約有36萬,佔長者人口約45%。至2011年,將增至42萬人,估計佔當時長者人口48%。在2006年,男性的預期壽命4是79.5歲,女性則是85.6歲;至2033年,預計會分別上升至82.5歲及88歲。2006年的老年撫養率為168,即每1,000名勞動人口需要撫養168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隨著長者人口不斷上升,而出生率則持續下跌,預期老年撫養率會急劇上升至2023年的282及2033年的428。長者生活狀況5獨居及只與配偶同住的長者數目由2001年的222,000人,上升至2006年的279,400人,升幅達26%。雖然目前大部分的長者仍與家人同住(約佔長者人口的74.1%),但獨居或只與配偶同住的比率卻有上升的趨勢,分別為11.6%及21.2%。按2008年中的資料顯示,大部分60歲的長者已退休,只有約12%仍在工作。根據2006年進行的統計結果,長者的入息中位數為每月$6,500(全港個人入息中位數是$10,000),當中超過80%的長者是靠個人儲蓄維生。而2008年,超過18萬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佔60歲以上人口的17%;此外,共有約48萬3千名65歲或以上長者領取高齡津貼,佔65歲長者人口的55%。然而,現時快將步入退休行列(45-59歲)的人士,相比上一代有較高的學歷,亦有更佳的經濟能力。他們當中逾半擁有中學或以上的學歷,1/3人擁有不同形式的退休保障。相比起現時60歲以上的長者,絕大多數(78.7%)只有小學或以下學歷,他們當中只有16%擁有退休保障。長者健康狀況6大部分長者仍然身體健康,但超過70%長者患有一種或更多的長期病患,最普遍的是高血壓、關節痛、眼疾及糖尿病。現時香港約有7萬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如果以現時人口老化的速度推算,預期至2050年,患者人數將大幅飈升至33萬人。而在75歲或以上的長者中,約有22%出現認知困難。香港安老服務7社會福利署於2000年11月起,引入「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採用一套國際認可的評估工具,衡量長者在護理方面的需要,從而編配合適的長期護理服務。2003年11月28日開始,中央輪候冊的適用範圍由津助的長期護理服務,擴展至一切長期護理服務旳申請評核,1香港政府統計處網頁22006年底人口普查3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人口推算7/20044香港人口生命表(1996-2029)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12/20005「第二十七號專題報告書:長者及中年人的生活、健康及經濟狀況」香港政府統計處,20006同上7資料來源:社會福利署2001年施政報告「照顧長者」施政方針簡報會補充資料2001年11月及社會福利署網頁包括申請安老院﹑護理安老院﹑護養院﹑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以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內的傷殘及體弱個案。認可評估員均為專業人士,包括社會工作者﹑護士﹑職業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等;他們需接受使用「長者健康及家居護理評估」的訓練並取得認可資格,方可執行評估工作。截至2009年3月31日,共有2167位認可評估員。(一)社區支援服務社區支援服務旨在協助長者盡量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同時為護老者提供支援。為了配合多元化的社區支援服務發展,未來的服務形式將以綜合模式為主。服務種類服務內容政府資助單位長者鄰舍中心長者鄰舍中心是一種鄰舍層面的社區支援服務,提供一系列的全面服務,例如教育及發展性活動、義工服務、護老者服務、輔導服務、外展及社區網絡、社交及康樂活動、飯堂膳食服務、偶到服務等,以滿足不論健康或身體有輕度殘缺的長者,在心理社交及發展的需要。115長者活動中心長者活動中心為社區內的長者籌辦社交及康樂活動,提供有關長者福利的資訊。57長者地區中心長者地區中心是一種地區層面的長者社區支援服務,目的是讓長者留在社區安老,過著健康、受尊重及有尊嚴的生活,與及提昇他們社區參與度,同時亦推動社會大眾共同建立關懷的社區。長者地區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社區教育、個案管理、長者支援服務隊、健康教育、教育及發展性活動、發布社區資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