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体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体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携带病原体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潜伏性感染免疫功能局限性以清除病原体,而将其局限,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不排出病原体,与病原携带不一样。如单纯疱疹(HSV)、带状疱疹(VZV)、疟疾、结核传染病的基本特性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性有感染后免疫力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护理和消毒、隔离并重。我国法定传染病常见疾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各型肝炎病毒特点甲型肝炎病毒(HAV)RNA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出现早,有现症感染意义。IgG抗体,存在数年,有保护力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病毒亦称Dane颗粒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病毒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感染指标丁型肝炎病毒(HDV)RNA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病毒小朋友及年青人多隐性感染,老年人多发病。HBV3个抗原抗体系统:各型肝炎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粪-口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丙型肝炎输血及血制品戊型肝炎粪-口急性肝炎的诊断: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急性黄疸型尿黄加深,皮肤巩膜黄染。可有肝脾大。血清ALT、胆红素升高,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红素不高诊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注意: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六个月不愈者称为慢性肝炎。病原只限乙肝、丙肝和丁肝病毒。甲肝及戊肝可治愈不转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不一样重型肝炎的异同点临床体现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慢性重型肝炎同型肝炎病史--+病情加重时间起病2周内起病15天至24周内Ⅱ度以上肝昏迷出现早(病初)出现晚出现晚肝浊音界缩小+--续表如下为重型肝炎诊断所必备条件高度乏力、纳差+++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或10倍以上+++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注意:各型重型肝炎均可出现少尿、腹水,但不是诊断重肝的必要条件。重型肝炎按新原则又分为:急性肝衰竭: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性的肝衰竭症候群;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日~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重要体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HBV携带者多为处在免疫耐受期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1年内持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持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病变轻微。病原学检查甲型肝炎①血清HAVIgM阳性②病程中抗-HAVIgG有4倍以上增长乙型肝炎如下任一项阳性可诊断①血HBsAg阳性②血HBVDNA阳性③血HBcIgM阳性(提醒急性肝炎)④肝内HBcAg阳性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丙型肝炎①血清抗HCV阳性②HCVRNA阳性戊型肝炎①血清HEVIgM阳性注意:各型肝炎可以同步感染,如考题中HAVIgM阳性,同步血HBcIgM阳性,诊断应为急性甲肝合并急性乙肝。治疗急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急性乙型肝炎有慢性化倾向及急性丙型肝炎可考虑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按病情合适休息、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整、保肝抗炎及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清除或持续克制体内的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制止疾病进展,减缓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