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论述摘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均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对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探讨。并进一步考察了自我和谐因素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关键词:大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关系引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日益开始受到研究者重视,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来看,虽然研究者开始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与人格的关系,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作用机制的探讨,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大学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体现,并重点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一、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内涵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具有个人评价的主观性,认知评价及情感评价的全面性以及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特点。Cart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在特定的时期内体验到的不同程度和类型情绪状态的频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情感特质,是与情感状态和情感倾向同等重要的情感的三个基本成分之一。主观幸福感从短时程看类似于情绪状态,从长时程看类似于情感状态。但是主观幸福感与情绪状态和情绪倾向又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机制方面: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认知效率,但是主观幸福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认知效率;其次在作用时间上也有区别:情感倾向作用于事件之后的时间,情感状态时与事件同时发生的,而主观幸福感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调节阶段,从组成成分来看,主观幸福感既包括人的情感也包括对生活的评价成分。(二)人格的界定人格一词的起源(英文personality)自古希腊语personao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心理学比较流行的人格定义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是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界定,根据人格界定的分类,人格的测量也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目前比较推崇的人格分类主要是“大三”、“大五”的人格维度界定。“大三”人格是指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三个维度;Costa&McCrae将人格划分为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五个维度,即“大五”人格。不同的界定方式,只是将人格的成分做了不都的界定,但总体而言这种界定是有相同性的。在“大三”和“大五”人格中都重复验证了一个结论:幸福感与外向性有正相关,而与神经质等维度有高的负相关。(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大量研究论证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而且提出了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模型。Schimmack等人综合了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出了“调节一缓和模型”(theMediator-ModeratorModel)。该模型认为(1)外倾型和神经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显著相关,外倾型人格与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人格与消极情感有显著正相关,因此该模型认为人格类型是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指标。(2)外倾、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受情感成分的调节。(3)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