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深刻把握当今国际战略形势推动我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登市委党校杨建文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并且客观的分析指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这种变化与调整必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影响,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如何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趋势,准确定位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以及既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将是我国未来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七大报告对国际形势的论述,将有助于我们从战略高度把握形势发展,促进我国的和平崛起,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一、战略的选择在国际上奉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同主张建立什么样的世界秩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息息相关,我们党一再强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我们和平崛起的主张、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那么什么是战略呢?(一)战略的概念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战略:广义上的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如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军事战略主要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1、战略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的觉悟程度,为国家或政治集团所规定的基本政策服务。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主观指导,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决定作用。2、战略同国家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资源、交通运输,以及作战地区的地形、水文、天候等,也有密切关系。3、战略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其含义是多重的(1)作战的谋略。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一:“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杨忠武公训子语》:“公一生战略,具载国史。”(2)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对战术而言。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五:“兵书上说得好:战略与战术乃二个全异之行动。战术是关于战斗诸种行动之指导法,战略乃连系配合各种战斗之谓。战略为作战之根源,即创意定计;战术乃实行战略所要求之手段。”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一:“敌人最初的计划,据传是将采取大迂回的包围战第3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8页略。”(3)比喻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方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4、现代战略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中国古代常称战略为谋、猷、韬略、方略、兵略等。西晋曾出现司马彪以“战略”命名的历史著作。英语中与“战略”相对应的词strategy,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兵术”或“将道”。近代,战略在世界各国先后发展成为军事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现代战略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西方国家陆续提出了“大战略”、“国家战略”、“全球战略”等一类概念。“战略”一词现已被各个领域所借用,诸如政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外交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体育战略,等等。5、国家的对外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对外战略是一个国家长期和总体发展战略(或称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对内战略相对而言的。对内和对外战略之间不是相互对立或各自独立的,而是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