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doc-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VIP免费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doc-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_第1页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doc-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_第2页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doc-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_第3页
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戚晓曜苏州和深圳,一个是长三角的经济重镇,一个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之一,两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其发展模式被国内众多城市所效仿。两地发展模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其特点,对两地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深圳学习苏州更具有针对性。一、土地与人口比较苏州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695平方公里1,现辖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虎丘区)7个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29.75万人,常住人口1047.12万2,总1苏州下辖5个县市的建成区数据来源:http://www.xici.net/b245430/d91666178.htm2资料来源:、http://health.sz.js.cn/health/article_info.asp?inf_id=9801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人口约1232.25万。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特区面积395.81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7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8.07万人,常住人口876.83万人,总人口约1400万。二、主要经济指标比较2008年,深圳生产总值7806.54亿元,高于苏州1105.5亿元。其他指标各有千秋,苏州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高于深圳,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深圳从投资、消费、出口角度看,两地均对出口有较强的依赖比较而言,深圳的消费能力强,而苏州的投资能力强。苏州在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方面全方位领先深圳,生产总值增幅高于深圳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深圳6.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深圳6.5个百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于深圳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高于深圳3.5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于深圳3.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深圳1.9个百分点。表1:2008年深圳与苏州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主要经济指标深圳苏州生产总值(亿元)总量增长7806.5412.1%6701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总量增长15860.118.9%18630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总量增长2251.8217.6%1551.4524.1%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总量增长1467.69.1%2611.1610.3%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总量增长40.310.0%81.313.5%出口总额(亿美元)总量增长1797.446.6%1317.231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总量增长800.3621.6%668.9123.5%三、经济效益比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是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深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93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出苏州40.3%。深圳经济密度是苏州的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4.3倍,以相当于苏州23%的面积,创造了高于苏州的生产总值。深圳的单位建成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财政贡献率等效益指标略高于苏州,加工贸易增值率略低于苏州,相差不大,可以认为两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创造税收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及加工贸易附加值不分伯仲。深圳的万元生产总值耗电仅为苏州的59.1%,说明深圳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总体而言,深圳的经济效益整体情况要好于苏州。表2:2008年深圳与苏州经济效益指标比较主要效益指标深圳苏州人均生产总值(元/常住人口)8981463995经济密度(亿元/平方公里)3.40.79单位建成区生产总值(亿元/平方公里)10.239.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3(%)22.221.7加工贸易增值率(%)67.870万元生产总值耗电(千瓦时)747.781266.113苏州的数据根据2008年1-9月数据计算。第5页共9页第4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9页财政贡献率(%)10.310.0四、产业结构比较深圳三次产业结构为0.1:48.9:51.0,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的第二产业,标志着已进入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苏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6:62.0:36.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小学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应用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