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文化(2001年11月3—4日,淄博市委经贸工委、市经贸系统政研会召开了“学海尔,促发展”企业文化建设高级研讨会,全市有50多家企业参加了会议,十几家企业提交了专题论文,此次会议为淄博市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会的发起和成立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会上,海尔企业文化中心谢经昌同志做了专题报告。本文是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正,若有不妥之处,以正确的表述为准。)海尔今年上半年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2月在法国和美国家用电器评比中海尔名列第九,是中国唯一入选企业。3月在德国科隆举办的科隆家电博览会上,海尔太空系列、王国家电系列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一位欧洲客户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海尔品牌改变了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影响”。四月我们在巴基斯坦建了一个海尔工业园,在建园仪式上,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着美国一条路以海尔的名字命名“海尔路”,在命名仪式上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前在美国,一些吉尼斯玩具、耐克鞋上写的是“中国制造”,现在海尔在美国的一个厂子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上面写的是“美国制造”。以前是我们给外国人打广告,现在是外国人给我们打广告。最近,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到海尔视察,在视察的过程中,她说:“在海尔我听到了整个民族复兴的脚步声”。海尔84年开始创业,在84年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的小企业。当时我们的员工很羡慕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得不到,很多员工说:我们不得“天时”;84年建厂,我们是在平了一片坟地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离火葬场较近,当时员工上班没有活干,有的员工看着火葬场的大烟筒说:我们这个厂是火葬场的八车间。言外之意,这个厂早晚要完蛋,因为年年亏损。有的员工说,我们不得“地利”;84年上半年,我们厂还有800多名员工,到了下半年,剩了不到700人了,有100多人写了请调信调走了,人心涣散,不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都得不到,很多员工对这个企业丧失掉了信心。就在84年的12月26日,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为青岛电冰箱厂的厂长。他上任后,大胆的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在短短的十六年时间里,把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的小企业建成了一个跨国公司。海尔现在在全球有员工3万多人。84年我们企业销售收入348万元,去年我们实现产品销售额406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长。我记得58年搞大跃进、刮浮夸风,一亩地高产十几万斤粮食,十五年要赶上英国,一天等于二十年,现在看来那都成为笑谈了。海尔现在一天的收入超过一个亿,是84年全年348万的40倍,实现了一天等于四十年。84年我们亏空147万,去年我们上交国家利税超过30个亿,企业拥有总资产160亿。海尔在短短的16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到海尔视察,视察后他说:“海尔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它有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张瑞敏也多次谈到,我在海尔主要做两件事:第一,我是一个设计师;第二,我是一个牧师。牧师是传经布道,我要传播海尔文化。在企业的领导和政府的领导有几点共识:海尔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它有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今天,我就把海尔的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给各位介绍一下。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见图)如果我们画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那么,最里面是海尔文化的观念层,这一层也叫精神文化。观念层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海尔文化观念层里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海尔理念;第二,海尔精神;第三,海尔目标。如果再画一个半径稍微大一点的同心圆,那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的制度层,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制度、规范、工作标准等;如果我们再画一个半径最大的同心圆,那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的物质层,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工作服饰、文体活动、产品、服务等。如果大家到海尔去参观,看到海尔的厂容厂貌,管理得井然有序,如果你是海尔产品的用户,觉得我们的产质量量和服务质量还不错,那么,你看到的和体会的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方面的东西。有的人要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