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1导言1.1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近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已整体实现了小康。但是用整体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目标衡量,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上,“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缓和农村的人地矛盾。那么减少农民,农村人口向何处去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根本的出路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走农村城镇化道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清远市是广东省北部一个落后的山区,研究清远贫困山区城镇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寻找适合清远贫困地区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清远与广东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1.2相关概念介绍城市:现代意义的城市是指工业发达,交通便利,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一定数量的居民集中居住的人类居民点,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卫生中心,也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中心。城镇:城镇即城市,泛指以非农产业为主、居民集中居住的居民点。市中心:一个城镇内起到中心作用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活动所在地。城区:指城镇中人口密集,工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文教卫生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城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包括市中心和周围连片的城镇区域。郊区:指城镇辖区内除城区以外的地域,是城镇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上与城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是城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市区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市区即城区。广义的市区即市法定边界直接管辖的地域,不包括市所辖的县、自治县、旗等。现在通常所说的市区,系指广义的市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区,在中国一般由城区和郊区组成。建成区:建成区即城镇内实际已经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农业人口:在中国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按职业划分,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及其抚养的人口。二是按户籍划分,指具有农业户口的人口。前者为国际通用,后者则是中国所特有。非农业人口:在中国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按职业划分,与农业人口相对应,即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及其居住在城镇的被抚养人口,相当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居住在农村、城郊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二是按户籍划分,指具有非农户口的人口。现在习惯上所说的非农业人口多为后者,即具有非农户口的人口。农村人口: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城镇体系:一定地域内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的城镇组合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具有等级系列、职能各异、功能互补的城镇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结构和谐、流通顺畅、交互有序、整体高效的城镇网络系统,是具有自组织功能、自学习功能、自适应功能的复杂系统。特大城市:市区总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镇。大城市:市区总人口50万人以上但不足100万的城镇。中等城市:市区总人口在20万人以上不足50万人的城镇。小城市:市区总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镇。小城镇:建制镇政府驻地所在的城镇。城镇化: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通常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受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递增规律影响而引起的人口和第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乡村转化为城镇地域,城镇文明向乡村扩散,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1.3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口径来研究清远的城镇化,第一种口径是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种口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