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效力规范体式公务活动重要工具行使职权实施管理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文功能形式范围归属主体条件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纲要第一讲什么是公文一、公文的基本内涵公文:就是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二)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三)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四)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二、公文的特点和作用特点:(一)公文的特点1、有法定的作者(发文的名义,通常为单位开组织,有时为具有法定身份的个人)2、有法定的权威(开展工作的可靠依据,具有强制力,机关喉舌)3、有特定的效用(现实性、史料性)4、有规范的体式(严肃性、规定性)5、有规定的处理程序(编印、收发、避免疏漏、提高效率)(二)公文的作用1、领导与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传递信息作用4、公务联系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三、公文的分类与文种分类:(一)以公文来源划分1、对外文件(发文)2、收来文件(收文或来文)3、内部文件(规章制度、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内部的通知、通报等)(二)以行文关系划分1、上行文(通常有请求、申请、报告等)2、平行文(主要以函的形式)3、下行文(决定、指示、意见、批复、通知等)(三)以秘密程度划分1、秘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2、普通文件(但有一定的发放范围和保密程度)3、公布文件(公开发布)(四)以制发机关的性质划分1、法律、法规文件2、行政文件3、党的文件(五)以内容的性质与作用划分1、指挥性公文(如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及政策性通知等)2、规范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规则等)3、报请性公文(如报告、请示、申请等)4、知照性公文(如公报、公告等,有时也以通知、通报、函的形式出现)5、记录性公文(如会议记录、电话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工作日志、值班日志等)(六)以急缓程度划分:急件(特急)、平件(七)以使用范围划分:通用、专用、技术(八)以处理要求划分:办件(需办文件)、阅件(参阅文件)文种:(党的机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国家机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第二讲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一、公文写作的易与难首先,应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公文写作,不要看得那么专业、那么神秘,而是十分贴近实际、贴近工作(与日常工作密不可分)。所以说公文写作是较为容易的(好写),因为其司空见惯、有定式、操作性强,一般来说,具有高中甚至初中文化程度即可胜任,关键在于用心,了解它、熟悉它,另外就是常练习,通过不断的日常实践,熟能生巧。但是,公文写作同样具有其难的一面(写好),主要是思想的提炼与确定、材料的收集与整合以及表达的到位与从容,这需要下看不见的功夫。二、公文写作的普遍性原则(一)鲜明特点(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文章)1、遵命性(被动写作)。体现领导意图或授意,不能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更不能随心所欲。2、针对性(对象明确)。写给谁,受文对象十分具体、明确。3、群体性(集思广益)。非撰写者个人行为,应相互启发,反复协商,凝聚集体智慧。4、政策性(决策之作)。遵循上级方针政策,体现具体决策。5、时限性(急迫之作)。及时解决现实问题,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快写快发。6、规范性(讲究格式)。统一规定和要求,不可随意更改、另搞一套。(二)基本要求1、保证内容在政治上正确(不能背离路线、方针、政策)2、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杜绝假、大、空)3、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4、符合规定体式和程序5、选用合适的书写工具(三)方法步骤明确主旨——收集材料——拟出提纲——起草正文—检查修改(前两项是准备,后三项是具体操作)三、公文写作的常涉要素公文属于应用文体,具有应用文体的一般特点:实用性、严肃性、程式性,但与一般的应用文体又不一样。(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