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随着通信规模的扩大,电源设备也大量增加。电源设备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一方面电源设备的性能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太多的现场人员维护反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先进的维护管理体制的推广等,这些因素导致的必然趋势是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的产生。动环监控是指针对各类机房中的动力设备及环境变量进行集中监控,即:动力环境监控。一套完善的综合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机房安保监控对象进行遥测、遥信等采集,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并作必要的遥控、遥调操作,适时通知人员处理;实现机房的少人、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为机房的管理自动化、运行智能化和决策科学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第一节集中监控实施的背景及意义传统的维护模式要求电源设备的运行需要通过人工看守的方式,实时进行抄表人工监视,通过大量报表,分析设备运行情况,判断和处理故障。这种方式,很难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定位故障,尤其是对于一些可能影响设备供电的故障隐患,更是难以很好地进行判断和处理。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操作与维护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和复杂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源动力”的通信电源系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维护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通信电源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机系统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和工业自动控制的普及,为监控系统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通过对通信电源系统的集中监控维护和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实施集中监控的意义:一、提高了电源维护管理水平,提高了电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电源设备本身可靠性较高,同时对环境要求较高,有人值守反而增加了故障隐患。通过监控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实时、全面的设备以及环境监控,通过对采集的大量有用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使维护人员准确地掌控电源系统设备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系统维护和设备检修,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不断地优化电源系统,从而提高电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通信电源供电质量。同时,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记录电源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后维护人员的处理过程,便于区分责任,有利于提高维护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增加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二、提高了电源设备运行的经济性,降低了运行成本。电力是一种能源,如何提高在传输、变换和使用中的效率,是电源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单片机技术在智能电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设备本身的智能性和效率在不断地提高。监控系统发挥其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控制上的优势,与智能设备相互配合,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随时调整其运行参数,使设备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提高了电源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三、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电源维护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长期以来,传统的通信电源维护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的专业,这与以往电源设备技术含量低,可靠性不高,需要维护人员现场值守有关。随着近年来我国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电源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地增加,维护工作量也随之骤增,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建设监控系统,实现对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的集中管理和维护,削减端局维护人员,大大减少维护人员总数,同时以地区为中心组建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维护力量,不但降低了维护成本,也使得维护质量大大提高。第二节集中监控具有的功能实施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的目的,就是要将电源维护人员从繁琐的维护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下图所示是监控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图9-1监控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由图中所示,监控的工作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