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专插本《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必背知识点(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二、试卷内容比例:总论部分占23%,决策与计划部分占20%,组织部分占20%,领导部分占25%,控制部分占12%。三、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占45%,非选择题占55%。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1题,10分2-3小题;案例分析题1题,10分,2小题;四、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题占50%,难题占20%。注:以蓝红色标注的是必背的名称解释。例:信息的定义: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以粉红色标注的人名可能会出单选题。例:泰罗纯红色分小点考简答、论述和案例的概率较高。例:以上大纲笔记皆为本人在2020年参照指定书籍(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参考书以及收集资料按大纲整理的知识点,虽经多次修订但仍需不断完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时间紧迫,笔记可能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考生们批评指正。2第五部分控制(一)控制与控制过程1.控制的内涵;控制:它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且,控制系统越完善,组织目标就越容易实现。与控制关系最密切的管理职能是计划,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首先,计划为控制提供标准,是控制的前提。其次,计划中的某些内容已具控制的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也是一种控制。最后,控制也包含了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修订或修改,是提高计划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手段。明确、全面、完整的计划有利于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同样,科学、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1)控制的必要性计划工作主要着眼于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工作主要致力于贯彻落实,领导工作着重于激发和鼓励人的积极性,控制工作的重点则在于纠正偏差。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控制。控制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1环境的变化2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3工作能力的差异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基本目的)是要“维持现状”。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打破现状”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打破现状,就需要解决慢性问题。(2)控制的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集的函数,即Z=f(S)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企业也是一个耦合运行系统。3(3)控制类型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分类: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是时间t的函数Z=f(t)(如程序控制的额机器人、机床)跟踪控制:控制标准Z是先行量W的函数Z=f(w)(如税金的缴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自适应控制: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是过去时刻已达状态Kt的函数Z=f(Kt)(如学习机器人,过去有学习经验,遇到相同情况采取相应行动,反之则无)最佳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即:Z=maxf(X、S、K、C);Z=minf(X、S、K、C)(最小费用控制生产批量、最低成本来控制生产规模最大利润率控制投资规模、最短路程控制运输路线)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分为三类:前馈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与反馈控制相比,前馈控制的优点是: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滞后而带来的缺陷,使主管人员能够及时预见到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预先采取预防措施以杜绝偏差的产生。例如:计划、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入学考试和体检、对投入要素的检测等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