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一、道德的含义1、所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矩和规范。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道德的特征1、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2、道德具有自律性3、道德具有特殊性4、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三、道德的职能1、道德的调节职能。最主要的职能。2、道德的教育职能3、道德的认识职能四、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具有长远性的特点2、道德具有自觉性特点3、道德有广泛的社会性特点4、表现形式不同5、道德具有多层次的特点6、道德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五、道德的作用1、能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2、是影响审核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3、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二节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职业道德含义:即人们在从事各种特点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的总和。2、我国传统的职业道德分为八大类:即:官德、医德、师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艺德。二、职业道德的特点1、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2、职业道德具有继承性3、职业道德具有实践性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2、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精髓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现了在会计制度中使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单独成文和单独规范。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题正确答案应选择错误。三、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四、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1、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2、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3、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4、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第二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会计人员需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因不遵守职业道德,情节教轻,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触犯刑律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从事会计工作。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爱岗敬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敬业的基石是爱岗,敬业是爱岗的升华。2、诚实守信3、廉洁自律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4、坚持准则5、客观公正会计人员道德的灵魂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爱是敬的源泉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三、管理货币资金时的“八不准”1、不准挪用和贪污公款2、不准坐支现金或白条入库3、不准签发空头支票或远期支票4、不准超限额库存现金5、不准私设“小金库”6、不准改用转账支票而改用现金7、不准用现金购置未批准的专项审批商品8、不准出借账户。四、诚实的重要性1、诚实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2、诚实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客观需要3、诚实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具有深远影响五、守信的作用1、守信是会计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恪守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2、守信是适应我过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需要3、守信关系到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六、其他知识1、潘序伦先生是我国近代会计学奠基人之一。2、立信会计学校,以“立信”作为校训,“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七、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秘密种类: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商业秘密种类:一是不能向竞争对手公开的秘密二是对投资者保守的秘密三是对内部人员应保守的秘密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八、保守秘密的基本要求1、不该问的不问2、不该说的不说3、不为利益所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