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教案在2003年湖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案评比中获三等奖)《劳动法学》教案选法学院法学系陈会林2003年4月授课年级:2000级法学科目:《劳动法学》教材:《劳动法》关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劳动法学》李景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课题:第三章劳动合同课时:6学时一、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系统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处理各类劳动合同案件的初步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并为毕业就业作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二、教学重点、难点:1、劳动合同的内容;2、劳动合同的解除三、教学方法:除常规教学方法(讲授、问答、启发、讨论等)之外,注意:1、运用案例教学法或诊所式教学法;2、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条件下,尽量运用互联网来辅助教学。四、教学内容与过程:(见下)五、板书内容:章节一至五级标题、具体内容的关键词六、课外教学安排:(见下)(一)参考阅读文献(二)浏览陈会林的教学网站:http://www.huilin.info(三)分析案例(见http://www.huilin.info)第三章劳动合同导言:1、“劳动合同”的内容对于已学习了《合同法》的各位同学来说,并不是难点,但它是劳动法中的重点。《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里的“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至2002年12月,全国共签订劳动合同1亿8千万个,其中国企97%,私企65%。2、这一章我们分四个方面(四节)来学习: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论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第四节劳动合同的管理关于内容安排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依据《劳动法》的体例,把这一部分放在本课程后面的“法律责任”一章中讲授。第二,“劳动合同”中有些内容与原来《合同法》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如合同签订的程序(“要约”、“承诺”等)、履行合同的原则等内容(点名请同学回答这两个问题),这里将略去。3、在正式讲授之前,请大家记一下有关“劳动合同”的主要法律法规:①《劳动法》第3章第16-32条;第12章②《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③《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④《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⑤《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⑥《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⑦《劳动合同鉴证办法》⑧《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以上法律法规以及其它相关法规,在http://www.huilin.info中都有文本的全文,请大家课后浏览或下载。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论一、劳动合同的涵义与特征1、涵义: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我们一般所说的“劳动合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合同仅指为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而签订的合同,而广义的“劳动合同”除前者外,还包括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以劳动合同为前提条件),《劳动法》第二章的标题就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本章讲的是狭义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将在下一章讲。案例:企业招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一批民工从江西到厦门某企业工作,企业招工时根本不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而且把工资压得很低。厂里劳资部门的人对他们说:“你们看,厂门口每天都有几十号想进来工作的人,你们谁要是提出签合同,立刻走人。”他们害怕被辞退,都不敢提签合同,也不敢提长工资。即使这样,厂里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辞退一些人,再另招人进来。他们很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担心,他们该怎么办?根据《劳动法》第98条规定,这些工人可以就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和劳动合同有关的合法权益等事项向企业行政主管方面提出合法的要求,也可以请厂工会出面协商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2、特征: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相比,劳动合同的特征有:(1)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