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近年来,洋县把建立健全科学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初步建立了客观、公正、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和使用机制,增强了广大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活力。一、健全工作机制,提高考核的准确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工作机制,为准确客观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情况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科学制定考核办法。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稿、专题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在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广泛听取各方面对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到意见建议50余条,根据征求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使考核办法贴近实际、减少不合理因素,同时使考核操作办法得到深入了解。二是规范考核程序。年终考核时,成立县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考核方法、程序和扣分标准,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考核人员队伍科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严格按照听取考核对象的述职、组织群众测评、个别座谈、现场察看、专项抽查、综合分析鉴别、反馈意见的程序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进行考核。通过严格考核程序,保证了考核工作的扎实、规范、有序进行。三是建立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考核纪律,明确考核工作人员、提供情况数据、负责审查等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对不能很好履行职责,提供虚假情况、考核结果失真、失准或违反纪律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取消考核资格、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二、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考核的科学性采取科学严密、规范有序的考核方式,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选人用人的准确性提供价值较高的依据。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将考核分为五大范围、三个层次进行考核。五大范围包括:乡镇;县委部门、群团组织,人大办、政协办(含各委室),法、检院;县政府综合部门、直属机构;经济管理部门;双管单位。三个层次分为: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正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逐项分解细化落实目标任务,根据乡镇的区域特点和部门的职能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按照不同领导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目标,把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结合起来,把过程性情况与结果性指标结合起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减少主观性,提高量化管理水平,对本身有任务指标、能量化考核的工作坚持做到量化,对难以进行量化的项目,在定性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再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等方式,将抽象变为具体。二是建立百分制量化考核计算模式。实行百分制考核,分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班子自身建设情况和社会公认度测评情况等三个方面,按分数由高到低分别评定为好、较好、一般、差四种类型。特别注重对工作完成情况和社会公认度的测评考核,其中,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与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一致,占65分;社会公认测评则包括:人民群众满意度、领导满意度和单位或系统内干部职工满意度等三个层次,占20分。三是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年度考核的方法,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系统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加强平时积累和综合分析,完善考核的基础性资料。对重点、重大指标随时检查,掌握任务目标进展情况,在每次督促检查结束后,向目标实施单位发放督办单,要求该单位认真剖析未完成原因,重新核定目标的完成时限,督促目标单位进行整改。三、扩大考核民主,增强考核的公认度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评价干部,增强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一是合理确定参与范围。把扩大民主贯穿始终,增大群众的话语权、评价权、监督权。考核过程中,改变偏重领导评价而忽视群众评价的考核倾向,扩大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范围,重视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