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创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我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大的现实实践意义。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创新。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创立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产生和贯彻的动力都是人民群众思想和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要破解这些矛盾与问题,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这样理解发展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社会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增长。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国家产生经济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带来了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不等于增长,但离开了经济增长,发展就无法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基本条件的,在增长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发展的内涵和成果。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论述充分表明,科学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和全面的指导作用。作为战略思想,它将成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