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培训考卷(2011年9月)科室:姓名:分数:A型题:(单项选择题)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A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B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C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D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E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D《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发布日期是A2004年5月1日B2004年3月4日C1999年11月26日D2003年10月1日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为了A防止滥用B保证分装准确无误C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历史上的药害事件重演D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E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A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B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C逐级定期报告制度D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E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A定期通报B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C不定期通报D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E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A医学技术人员担任B药学技术人员担任C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D护理技术人员担任E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8、个人发现药品引起可疑不良反应,应向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B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C所在地卫生局报告D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E所在地药品检定所报告9、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A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B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D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E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10、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病人的一般情况B体内药物浓度C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D关联性评价E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11、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首先A上报不良反应监测部门B采取对症治疗措施C停用一切药物D填写不良反应报表E进行临床观察跟踪12、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体方面原因是A种族差别、性别、年龄B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C种族差别、个体差异、血型D种族差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E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血型、营养状态13、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时,需A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B进行详细记录、调查C依国家要求填写报表D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报表,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E向国家药物不良反应昨;监测中心报告14、对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A主要报告未曾出现的不良反应B报告药品使用说明书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C报告有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D主要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E主要报告罕见的不良反应15、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是A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B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C一种药物新具有的临床效果D一种药物除临床治疗作用以外的药效反应E当-种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不利作用16、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判别是A用药方式不同B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C病种不同D剂量不同E药品不同B型题:(配伍选择题)【17—21】17、需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的是18、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是19、不得随意向国内外机构、组织、学术团体或个人提供和引入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的20、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药品引起的21、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