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5页鼓浪老建筑旅游新天地在厦门城市建设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与规模全面推进的时候,鼓浪屿遗存的租界老建筑所呈现出的怀旧意象和所承载的历史文脉,就愈发显示出它的恒久魅力。而众多徜徉流连在鼓浪屿深邃街巷间的旅游者,面对眼前的“万国建筑”,其旅游需求已不能通过惊鸿一瞥而获得圆满,旅游者期盼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能够由表及里,转化成一处处生动鲜活的主题性体验旅游场所。老建筑是鼓浪屿旅游走向深度旅游的最佳载体,它将通过“古迹活化”工程,在历史沧桑印记的外表下,赋予其更多实用功能的旅游内涵,从而为鼓浪屿增添更多的体验式休闲旅游场所,发展出历史风貌建筑旅游的深度主题空间,创造出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综合效益。鹿礁片区位于鼓浪屿东部,由鹿礁路、福建路、复兴路围合第2页共25页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5页而成,占全岛面积4%,约7.2公顷。这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相对集中,档次较高,拥有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建筑21幢,占全岛26%;一般保护建筑18幢,占全岛15%。它将在厦门星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分期投资开发下主题化、体验化、整体化和生活化,成为鼓浪屿“古迹活化”旅游产品的领跑者,成为鼓浪屿旅游产品创新的榜样工程,由此,厦门鼓浪屿“艺术之岛”的定位将更加集中展现在一片创新兼实效的旅游区域,厦门旅游也将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鼓浪屿新天地”旅游项目开发一览表项目分期场所选择总体特色主要项目设置第3页共25页第2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5页一期工程(2005-2006)海天堂构(鹿礁路34、38、42号)普及展示和演绎建筑文化、富商文化、音乐文化三种鼓浪屿本土特色文化鼓事汇(38号)——鼓浪屿老建筑、富商、名人文化展示馆,底层为地下画廊;南音艺术馆、闽南竹初木偶艺术中心(42号);咖啡馆、雪茄吧、洋酒吧(34号)——怀旧的南洋风情休憩场所;黄荣远堂充实历史风貌建筑内部的休闲娱乐功能高级会所,时尚餐饮、沙龙场所二期工程(2006-2008)老日本领事馆建筑群(鹿礁路24号、26号、28号)设计体现租界文化和当年13国领事馆风格;室外空间作为整个鹿礁片区的中心休憩区将遗产空间规划设计为厦门第一家主题设计型精品酒店——“本”酒店;将时尚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项目纳入酒店;露天咖啡+音乐休憩广场(露天演艺场所)协和礼拜堂拆除周边原第二医院建筑,恢复鼓浪屿上最早西方教堂的原貌,形成区域游客集散点语堂广场;西式婚庆礼堂;林语堂夫妇新婚主题雕塑;万国美食小天地流动旅游商品售卖点第4页共25页第3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5页“鼓浪屿新天地”项目开发报告书(一)海天堂构开发为鼓浪屿三大本土文化立体展示新景点场所简介海天堂构的34号、38号、42号楼建于1921年,由晋江旅菲华侨黄秀良与同乡黄念忆共建。这三幢别墅以中楼为核心严格地中轴对称,中楼为仿古中西合璧建筑,两侧均为欧式建筑。项目设计在建筑外观上通过“修旧如旧”,对海天堂构建筑文化进行展示。38号中楼内,展示的内容有两大主题:一是鼓浪屿租界文化,二是鼓浪屿富商名流文化。通过图片、旧时物品等方式展现鼓浪屿209栋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及其背后的怀旧故事,重点展示当年租界内十大富商、十大建筑和13国领事馆文化,并可将鼓浪屿本土名人及与鼓浪屿有关的近现代名人如文学界名人鲁迅、林语堂、马约翰等一一介绍,为游客提供一处瞻仰鼓浪屿相关名流的场所。42号左楼主要展示闽南戏曲音乐文化,一层为南音艺术馆,设计古第5页共25页第4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5页色古香的戏台,现场演绎文化遗产南音的精妙艺术,并利用室内空间展示南音的历史渊源和艺术成就。二层为闽南竹初木偶艺术中心,展示闽南木偶世家徐竹初老人的木偶工艺,并现场表演最具闽南特色的布袋木偶,42号的地下层也将集中开辟为木偶艺术陈列馆,展示中国木偶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