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污染与防治高二级2班学生:潘晶辅导教师:刘少武近段时间,常有一些关于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指导,国内的呼声特别强烈,似乎已与治理“白色”污染和汽车尾气等相提并论,从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等中央报纸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事报、南方都市报等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国际互联网,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与了电池污染和回收的大讨论。一节小小的废电池果真有那么大的危害吗?其危害究竟有多大?这些危害是如何产生的?全世纪的电池消费量究竟有多少?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课题。一、废旧电池的危害废电池虽小,危害却很大。电池中含有大量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物质。下面着重阐述各种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1、汞俗称“水银”,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也有不良影响。它能使人体牙齿松动,毛发脱落,手指抖动,神经错乱。(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水俣病事件)2、铅及铅化物使人感到头痛头错眼花和失眠,精神恍惚,疲乏无力,烦躁易怒。并伴有关节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手指有轻度颤抖、贫血。3、镉化合物可引起金属热,重者可出现肺水肿。慢性中毒主主要是对肺、肾脏和骨骼的损害。突出症状是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出现蛋白尿。(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痛痛病事件)4、镍盐可引起金属热剧烈,瘙痒和湿疹,羰基镍可引起头痛、头晕、头发沉、步态不稳,恶心、呕吐、胸闷等麻痹神经系统,严重刺激呼吸道,从而引起炎症和肺水肿。据报道:一节废旧一号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万升水不能饮用。是耸人听闻还是果如其然?二、1、2006年1月份我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动物实验实验工具:鱼缸一只实验材料:金鱼两只、配制液若干实验步骤:将电池废液倒入缸中实验数据及图片:初期:金鱼活泼加废液一小时:金鱼渐渐停止游动三小时:金鱼左右摇摆,呼吸急促二十四小时:金鱼死亡,漂浮在水面上2、实验结论:由此可见,电池废液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长,使其在短时期内死亡。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40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部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四肢麻痹,最后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鱼而中毒的。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的日本氮肥工业公司常年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甲基汞。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产方式。”由此可见,汞等一些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物质必然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将直接危害人们身体的健康。三、国外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概况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正在使我们居住的星球超负荷运转,“水俣病”、“垃圾围城”早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是当务之急。“放错了地方的资料”是近年来人们对垃圾的重新认识。实行垃圾分类将使能够回收的垃圾废物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日本:北海道山区的野村兴产株式会社主要业务是一次性废弃电池处理和废荧光灯处理。野村兴产每年从全国收购的废电池达13000吨,占全国废弃电池的20%。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银,通过高温(600-700℃)焚烧炉焚烧令水银废气排除收集,但目前日本国内电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电池的铁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