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3页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通知)京海发〔2011〕24号★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各街道工委、乡镇党委,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区发展规划》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第2页共43页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3页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011年7月8日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区发展规划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辐射周边区域形成的中关村科学城汇集了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27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中科院30余家研究所,航天五院、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工业研究院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等近5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全北京4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全北京3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2家(全北京88家),同时,还聚集了以大唐电信、微软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高科技企业和近8000家中小型高科技企业,2009年实现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其核心区的批复精神,充分释放并增强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活力,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成果第3页共43页第2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3页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结合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要求,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期为2011年至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也可称为“H”区,其含义为“高科技”、“海淀”与“核心”。规划范围为南至首都体育馆、北至农业大学、东至八达岭高速、西至中船重工产业园,以及沿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轴线的辐射区域,面积大约75平方公里。第4页共43页第3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3页一、发展回顾与总结(一)经济增长迅速,成为引领核心区发展的增长极中关村科学城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二十多年来,在企业总数、总收入、上缴税收额等多项主要指标取得快速增长,成为引领核心区发展的增长极。截止到2009年,中关村科学城集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近8000家,诞生了以联想、大唐电信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高科技企业,企业总数约占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总数的4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年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近200家,年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40家。2009年,中关村科学城内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3226亿元,上交税收近140亿元。(二)科技资源大量集聚,产业支撑资源丰富中关村科学城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科技研发成果最为丰富的地区。中关村科学城汇集了清华、北大等27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系统的30余家研究所,以及航天五院、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工业研究院和电信研究院等近5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全北京4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全北京3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2家(全北京88家),有两院院士523名,约占第5页共43页第4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3页全国的36%。近年来,区域内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承担了涉及“核高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讯、大型飞机、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核心任务,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