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系统品牌建设工作方案为推进我市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全市质监系统品牌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着力点,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建立健全促进品牌发展的各种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创建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服务名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名牌企业,创建一批特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工作目标加强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工作,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计量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着力在区域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培育发展名牌产品;着力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软件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批发和零售、餐饮、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水、电、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业,汽车、娱乐等消费热点领域,培育发展服务名牌。鼓励名牌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引导市长质量奖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争取年内,新增省长质量奖1个,名牌产品10个以上,省服务名牌2个以上,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以上,市长质量奖3个以上。三、具体措施和工作内容(一)加强质量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名牌培育企业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等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第1页共4页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积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系正常运行,引导名牌培育企业争创名牌。推动名牌企业创新管理,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动,进一步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工艺,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经营质量的提升,引导名牌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二)加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创新能力。以推进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标准化战略,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争取标准制定话语权,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管理,逐步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由追踪国际、国内标准的发展变化转变为追求创新和突破。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引导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六大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加强试点培养,推广典型经验,带动服务质量提升。(三)加强计量工作,进一步完善计量保障能力。抓实工业和服务业“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强检计量器具动态管理。着力加强能源计量监管与服务,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保障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对26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按标准要求配备和管理计量器具。组织、协调计量技术机构做好能源检测、技术服务工作,有效开展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帮助企业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努力提高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认真细致的做好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实现一企一档和动态管理,为我市名牌培育提供可靠依据和基础保障。加强食品监管力度,第2页共4页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提高食品质量水平。加强特种设备监察力度,针对危化品生产、起重机使用、老旧电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