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横道线的改进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在一个下雨天,我乘坐出租车时,听出租车司机说,车开到人行横道线时要减速,否则可能会出现危险。特别是在下雨天,如果车轮正好压到人行横道线上会打滑,即出现水面滑行现象,从而诱发交通事故,威胁人和车辆的安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细心的观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已经使用了100多年、且目前正在使用的人行横道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行横道线是由白色油漆刷制的,它的摩擦力要小于柏油路面、水泥路面等,如果汽车轮胎正好整个压在人行横道线上,就会因摩擦力的突然减小而打滑,尤其是在下雨天,会发生水面滑行现象,从而酿成交通事故;其次因为人行横道不够醒目,驾驶员未能看清,来不及减速,从而酿成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二、研究过程虽然有了改进人行横道线的想法,但我也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1为什么车轮正好压到人行横道线上会打滑,出现水面滑行现象。我们能否增加那一道道白线的摩擦力呢。要怎么做呢。2怎样避免车轮正好全部压到人行横道线上。这涉及人行横道线每道白线的宽度,还有汽车轮胎的胎宽等问题。3是否能让人行横道线更加醒目,提醒驾驶员注意减速,尽量避免类似危险的发生呢。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如下工作:1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驾驶员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确实有进行改进的必要。2实地测量。人行横道为平行于马路方向的多条平行线,我实地测量了其实际宽度,以及汽车轮胎的胎宽等。3查找资料、进行实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向周围的大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请教,通过做实验得到了有关数第1页共11页据。4解决问题。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的人行横道线改进方案。三、设计方案1改变人行横道线的式样,增加摩擦力(1)将人行横道线的宽度减小。人行横道每道白线的宽度约为400~450mm。自线间的宽度约为520mm,轿车轮胎的胎宽约为180~210mm,货车的更宽些。将人行横道线的宽度减小,避免汽车轮胎正好整个压在人行横道线上,可以减少水面滑行的程度。(2)改变人行横道每道白线的式样。人行横道线都是由一道道完整的宽白线组成,可将每道宽白线改变为多条间隔的小白线,这样可以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3)改变人行横道线的方向。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向标线、横向标线、其他标线:人行横道线属于横向标线。将人行横道线的走向由平行于马路方向改为垂直于马路方向,即将人行横道线改为“人行纵道线”,避免汽车轮胎正好整个压在人行横道线上,可以减少车轮的打滑。以上三种改进方案操作简单,不需要对现有的标线涂画设备及材料等进行改变,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节约了所使用的材料,方便、实用、经济,易于实现。2改变刷制人行横道线的材料(1)在材料中添加辅料,增加摩擦力。人行横道线一般采用白色涂料刷制,它的摩擦力较小,可在涂料中添加辅料,增加摩擦力。如增加微米级橡胶粒子作为辅料,既增加了摩擦力,橡胶粒子又不会对轮胎造成太大磨损。(2)在材料中添加辅料,使人行横道线更加醒目。目前,我国使用的道路标志漆一般是热熔反光型和溶剂型。就上海而言,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线主要采用的是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的热溶型漆,这些材料的标识反光性不够,尤其在雨天第2页共11页和夜晚,容易造成事故,存在着环保、安全等方面的隐患。目前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a,在油漆中添加具有发光性的微米(纳米)发光材料,如荧光材料或使用发光地砖等,使人行横道线能发光,这样既极大地提高对驾驶员的提醒、警示作用,又比较节约,符合我国的国情;b,采用近期问世的高科技产品,如环保型的水性道路标线涂料和反光膜。水性涂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性丙烯酸乳液,用其涂刷的道路标志线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特点,附着力强,夜间、雨天的反光性能优良,且能保持持久,耐磨、抗滑,施工简单。目前,发达国家大都已采用此来替代溶剂型漆标线涂料。反光膜是利用光学原理,将玻璃微珠均匀单层镶嵌在有机树脂中作为光学原件,用树脂多层层叠而成的贴膜,用其制作的反光标志能将入射光线按原路回归反射,其反光亮度比一般油漆标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