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其启示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14:29[摘要]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的做法,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德国高技能人才企业参与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高技能人才“断层”严重,高中级技工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其制造的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技术工艺含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除了德国政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以及其它种种经济技术原因以外,得益于它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体系,特别是德国企业参与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对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注重技能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想动力整个德国社会尊重技能的文化传统是高技能人才产生的沃土。德国的企业界认为,不断补充受过良好培训并熟悉本企业生产的年轻人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只有录用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能保持产品的质量与竞争优势。因此,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三年专业职业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家业来从事农业生产。德国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从他们的收入待遇中也可印证:德国技工其职业特点不同收入也不一样,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欧元左右。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可以考试晋升为师傅。师傅级别的高级技工收入明显增加,而且有权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二、员工培训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表现德国重视企业培训,他们认为,工业企业的技术队伍每隔20年~25年要全部更新一次,平均每年要补充4%~5%的新生力量,企业培训就是使职工队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活力。以前,德国企业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职工脱离岗位去学习,但他们再回到工作岗位后,会忘记学到的新东西,现在,德国企业在车间附近建立学习角,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场地,在新的学习系统中,可使学到的东西很快在实践中应用。2003年,德国企业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费用高达1200亿马克,如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2003年花费了约1亿马克对青年职工进行培训,花费6000万马克对工龄5年以上的职工进行再培训,该公司领导相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该公司营业额能持续增长,主要应归功于职工素质的提高。德国行业协会是德国企业员工培训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如德国建筑业行会——德国建筑协会,负责对德国建筑企业职业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在德国,无论企业每年是否安排职工培训,都要按规定及时、足额向SOKA(SOKA类似于建设教育基金会)交纳培训费用,每年德国建筑企业将企业营业总额的1.2%交给SOKA统一管理,培训费用统一由SOKA向培训机构支付。企业应交费的比例标准如需调整,由建筑协会、SOKA和企业协商确定。三、职业教育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技能人才在德国战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重视职业教育,德国人把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1.德国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功用发挥德国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是“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教育,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这恰恰是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教育费用由学生、政府、公司三方分担,其中学生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