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财务会计、明晰核算依据任务一认知财务会计关注核算岗位知识认知能力训练1.会计按其报告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成本会计D.内部会计2.为贯彻内部控制中“钱、财、物分管”的原则,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工作。A.会计档案保管B.收入、费用账目登记C.债权、债务账目登记D.现金日记账登记E.稽核3.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等高端管理领域。A.内部控制B.投融资决策C.企业并购D.会计信息化4.会计岗位的设置可以是()。A.一人一岗B.一人多岗C.一岗多人D.多人多岗5.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等。A.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岗位B.出纳岗位C.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D.总账岗位1.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部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2.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该保证绝对精确。()3.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事业行政单位,以及财务收支数额较大、会计业务较多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都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4.规模小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可以将会计业务并入其他职能部门,或者进行代理记账。()5.出纳人员可以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任务二认知会计准则明晰核算依据一、选择能力训练1.财政部2006年制定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两个层次组成。A.基本准则B.具体准则C.应用指南D.小企业会计准则2.()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C.会计分期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3.会计核算上应用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前提是()。A.会计主体B.实质重于形式C.会计分期D.持续经营4.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这属于()。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C.会计分期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5.会计中期有()。A.年度B.半年度C.季度D.月度6.会计人员不得把投资者个人支出计入企业账户,依据的会计核算假设是()。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C.会计分期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7.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所反映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A.重要性B.实质重于形式C.谨慎性D.及时性8.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A.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B.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C.当期销售收入与费用配比D.无形资产摊销9.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所反映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A.可靠性B.谨慎性C.及时性D.可比性10.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自有资产记入“固定资产”账户,体现的是()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A.实质重于形式B.谨慎性C.相关性D.及时性11.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这一原则在会计上称为()。A.可比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为基础。A.权责发生制B.实地盘存制C.永续盘存制D.收付实现制13.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事项有()。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14.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应采用()。A.公允价值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现值15.会计要素在计量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公允价值二、判断能力训练1.会计假设决定了会计信息不可能是真实的。()2.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3.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要定期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起着修正的作用。()4.谨慎性原则意味着在会计核算中可以少计资产或收益,多计负债或费用,从而使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较低。()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我国境内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所有单位都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进行核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