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档案(2010-----2014)第五年专业科目学习教材黑龙江大学2014年3月目录第一讲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理论一、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二、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三、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四、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第二讲用户的信息活动研究一、用户的信息需求分析二、用户信息心理研究三、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四、用户社会交往与互助中的信息活动第三讲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组织一、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组织二、个性化信息服务三、知识服务的推进四、信息集成服务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服务业务的拓展六、信息服务市场机制七、信息服务的监督机制八、信息服务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第四讲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一、档案信息公开相关概念二、档案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三、西方主要国家档案信息公开制度介绍四、我国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及发展策略第五讲档案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一、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二、外国档案馆参考咨询服务介绍三、我国档案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策略第六讲图书学研究的历史与学术思想一、图书学研的历史二、图书学学术思想第七讲信息、图书与图书事业一、信息、意识与图书的关系二、“意识”交流过程的内容和结构三、“文意”、“文”、“作品”与图书的关系四、社会交流方式与图书的关系五、“出版物”与大众交流过程六、图书事业中的图书(图书的图书学范畴)七、图书出版物第一讲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理论学习目的: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信息服务实践与用户理论的进展、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信息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习安排:4学时学习内容:一、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1.信息社会存在与功能信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是普遍的,是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的体现,出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就信息产生与作用机制而言,它可以区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其功能也可分为:自然信息的功能和社会信息的功能。2.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在服务中,这些主体称之为用户。信息服务具有如下的特性:社会性、知识性、关联性、时效性、指向性、伴随性、共用性和控制性。3.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信息加工与发布服务、信息提供与利用服务、用户信息活动组织与信息保障服务等。二、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1.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及其演化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初期,人类信息活动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人类文明的近代发展中,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处于分散状态的信息服务趋向了社会发展规模。20世纪上半期,多种类型的信息交流中心、数据中心与咨询机构已走向社会化的服务规模,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服务呈现的发展趋势: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2.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构成为了研究现代信息服务的体系构成,可以从服务范围、对象、内容和方式等属性入手,讨论基本的信息服务业务。3.信息服务实践与用户理论的进展(1)用户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新进展信息:用户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已与国际同步,基本上适应了我国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发展需要;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方法论研究取得的重大进步;用户研究的对象已扩展到有信息客观需求的一切社会成员,用户研究的内容已深入到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动力机制的层次;用户研究内容演化的结果是对用户吸收信息机理、思维规律以及信息心理-行为规律的研究;用户研究的拓展主要是以用户研究为起点,将用户研究与社会信息现象的研究密切结合所进行的社会信息机制的研究,由此构成了信息社会学发展的用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