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XX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5月20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精神,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对全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覆盖2个镇、7个办事处、31个社区、20个行政村(含乐家湾镇),全区常住总人口37.1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5.19万人,农村户籍人口3.41万人。劳动力资源17.86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15.4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2.4万人。从业人员16.74万人,未就业人员约11200人(其中包括无就业愿望、依靠房屋出租、季节、打短工作为生活来源人员及在校学生)。(一)培训工作现状。目前,XX县区共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3所,其中公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所:“XX县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隶属XX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辖区各类人员的短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西宁世纪职-12三个特点。一是就业渠道多元化。约36%的人员从业于辖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其余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从业于二、三产业。其中,约有13%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业务,约14%的人员从事居民家庭服务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约8%的人员从事建筑业,约1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约12%的人员从事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从业趋势朝多元化发展。二是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6%,中专文化程度的约占25%,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7%,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3%,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12%,文盲半文盲约占13%,呈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文化素质第1页共4页格局。三是就地就进就业。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本市区域,在本市就业人员占总人数的80%,体现了就业区域以本市为主的特点。(四)求职人员的培训意愿就业愿望及企业培训用工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未就业人员约11200人(其中包括无就业愿望、依靠房屋出租、季节工、打短工作为生活来源人员及在校学生),就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单一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失地农民,还有一部分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少数复转军人。通过深入各镇、办、社区及行政村开展实地调查,全区有就业愿望人员约有3800人左右,其中城镇约2600人,农村约1200人。城镇求职人员的培训意愿分别是中式烹饪、工艺美术、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商品营业员、商务礼仪、计算机操作、会计等技术专业培训,农村失地农民需要参加掐丝、十字绣、中式烹饪、汽车驾驶、电脑、电气焊、电工、会计等技术专业培训。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分别是司机、保安、公岗、餐饮护理、电气焊工、家电修理工、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拉面工、电脑维修、计算机操作员、普工等就业岗位。通过对东川工业园区青海月亮太阳能有限公司、青海古林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世纪信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青海科创铝业、青海金煦铜业、青海旺旺食品集团、青海金阳光电子材料公司、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进行了企业用工情况的走访调查,无论是外商独资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乃至一般企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一是企业在普工招录方面,最看重的是年龄优势。XX市近年来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因为国家征用耕地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其中不乏青壮年,但这一部分劳动力,大多因手中有土地补偿款,宁可赋闲在家,也不愿从事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完全也可胜任这类工作,但大多因为普工工资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兼之自负具有一定的学历,所以大中专毕业生也多不情愿从事普工职业。二是在一些有一定技能专业需求的用工方面,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看似劳动技能并不低,但第2页共4页-56针对XX县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工作措施和建议,仅供决策参考。(一)宣传落实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在职业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