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4家,其中:综合医院6家、中医院3家、疾控中心2家、卫生监督所2家、妇幼站2家、中心血站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家、乡镇卫生院12家、村卫生所(室)173家、个体诊所313家、厂矿卫生室(所)14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际开放病床1813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81张。全市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60人,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2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4人;执业(助理)医师148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1人;注册护士120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护士2.52人。(二)全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坚持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紧紧围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形成了城乡卫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卫生事业发展成果。一是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近年来,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新建了XX县区医院第1页共4页门(急)诊楼、住院医技楼,所由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了改造,70%的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急救车辆及车载设备,村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服务技术结构。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下乡支农和进城进修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全市所有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生全部接受了全科医师培训;45岁以下乡村医师中有83.9%具备了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1%;农村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为乡镇卫生院录用了245名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了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准入管理,理顺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一体化。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修订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平均达到了97.77%;8月龄至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98.54%,全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4年为零报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了100%,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81‰和10.35‰。五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市市、县、区公共卫生配套经费全部落实。在省上确定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市政府单独设立专项基金,增加了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农村卫生急救体系建设和婚前医学检查等5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10年开始,我市将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纳入常规化管理,符合手术标准的可以随时到定点医院免费接受手术治疗。按照国家确定的服务内容,主动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广泛开展儿童、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卫生保健,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逐步规范。全市共建第2页共4页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456789份,建档率94%。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