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模式研究及问题分析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13:10[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传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这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订单教育定向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指的是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有两种:传统的“以师带徒”企业培养模式和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学校培养模式。企业培养模式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质量高,但培养周期长,数量少;学校培养模式虽然培养周期短、数量多、培训规范,但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质量较低,动手能力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需要时间长。尽管这两种途径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技能人才队伍也因此不断壮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传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正面临着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有效的、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主要是指各类职业院校)。国内外大量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等文件不仅指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更是大力推行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一、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1.订单教育模式订单教育是近几年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它是由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单教育协议书,企业负责选拔接受订单教育的在校学生,并对学校和学生提出培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学校负责实施订单教育,企业为订单教育提供相应的实习设备、专业师资、技术资料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安排接受订单教育学生就业的一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集中培训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或产品类型,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等,为使职工能很快地了解新知识、懂得新工艺、熟练操作和维护新设备,必须对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另一方面,即使在不调整产品结构或类型时,但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也需要对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进行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分期分批地在合作学校或在企业内对企业职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短期集中培训,使企业职工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技能不断得以提高。3.定向培养或委托培训模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