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社会治安整治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按照全国、全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一、总体要求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净化出版物市场环境为主线,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第一要务,以开展专项行动为平台,全面落实日常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努力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为建设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二、工作重点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在保持文化市场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全市文化市场安全运转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严密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特别是臆测党的十八大人事安排、编造党内斗争谣言、炒作政治体制改革、鼓吹“藏独”和新疆分裂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确保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不在印制发行,不在市场批量出现,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二)坚决扫除各类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的淫秽色情信息,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严肃查处参与制售文化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打掉地下非法印制批销窝点,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三)深入查处侵犯盗版行为,特别是制售盗版畅销书、工具书、教材教辅读物、影视和音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和第1页共6页出版物走私、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侵权盗版等行为,加大市场清查力度,堵住盗版源头,树立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四)严肃整治违规报刊,特别是假冒、伪造国内报(刊)名报(刊)号或无报(刊)号出版的报刊,在境外注册在境内非法编辑发行的报刊,以一号多报(刊)形式违规出版的报刊,利用广告印刷品非法出版的报刊,公开宣传、陈列、销售规定应由内部发行的报刊,非法教育类报刊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境外进口的报刊等,进一步规范报刊市场秩序。“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围绕上述四个工作重点,落实防范封堵措施,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防止引发社会广泛议论以及危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进入市场,坚决防止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泛滥的恶性事件出现。三、专项行动和时间安排按照全国、全省、市统一部署,2012年重点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6月底前继续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等印刷复制企业和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市场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视频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通过网络传播侵犯著作权影视作品和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电视网络销售侵犯著作权商品等行为,积极扩大软件正版化覆盖范围。(二)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从4月至年底,组织对全市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印刷企业比较多的乡镇、街道进行集中清查,对运输环节特别是物流、仓储场站和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办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案要案,切实做到禁止境外流入、禁止市内出版、禁止非法印制、禁止市场销售、禁止网上传播、禁止媒体炒作。(三)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专项行动。从7月至9月,按照抓源头、打基础、切断利益链的要求,进一步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反复清查出版物市场第2页共6页特别是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严格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对计算机、手机销售和维修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有效清除网上网下淫秽色情信息和出版物等文化垃圾。(四)整治非法违规报刊专项行动。从9月至11月全面清查报刊发行市场,严格收缴各类非法违规报刊,深入追查制售源头,坚决取缔非法编印发机构和窝点;组织对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