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与创新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16:25[摘要]人才激励机制滞后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缺陷的分析,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方式、转变人才激励观念,是西部地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缺陷创新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地区发展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外流,造成人才总量、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人才流失固然与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条件差,人才选用机制、考评机制落后等诸多因素相关,但人才激励机制滞后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机制创新,是西部地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分析激励机制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激励措施是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人才收益最大化,提升组织绩效的可靠保障。当前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人才激励力度不够西部地区人才激励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物质激励的工资和奖金两个方面。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力资源的总体收益率较低,人才的经济收益也普遍低于发达地区。加之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资源的吸引和保留,对人才的激励也不够重视,造成了人才激励力度不够。2.人才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方式单一,指在激励时大多只运用工资加奖金的单一的物质激励方式,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下降。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群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员工进行激励。更何况人才也包括技能型、专业技术性、管理型、经营型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工作强度、工作复杂性有所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也不同,不同人才工作胜任力、价值观、目标追求和需要也不尽相同,仅用简单的物质激励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3.人才激励的“平均主义”倾向“平均主义”是指对所有的人采取相同的激励力度和激励手段。相同的激励力度,是人才激励“平均主义”的典型表现,这样的激励相当于群体普遍的收益和福利,无法产生激励。相同的激励手段,没有对人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往往造成有激励无效果。这样“一刀切”的方法,是传统管理观念的产物,是一种简单省事的办法,也是一种“老好人”的做法。这种做法以表面上的公平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公平,与激励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而“平均主义”却抑制了付出多、能力强的人才的积极性,无法真正达成激励的效用。二、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针对以上对西部地区人才激励缺陷的分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在人才管理中的作用。1.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西部地区难以吸引保留人才,大都与人才激励力度不够直接相关。加大西部地区人才激励力度,提高人才薪酬标准和其他待遇,是吸引保留人才资源的有效手段。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资源越是稀缺,资源的价格越高,其在人才市场上的流动性也较高。人才是知识、技术的载体,知识和技术是有价的,必须在分配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西部地区在人才整体薪酬设计上,要优化分配结构,使人才的薪酬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其从事工作的价值,人才薪酬要以整体人才市场标杆为参照,充分考虑薪酬的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并创造性地安排培训、餐费补助、住房补助等福利薪酬,使人才能够得到其应有的待遇,充分发挥物质激励对留住人才的作用。此外,从宏观层面上看,加大西部地区人才激励力度,要求国家通过政府转移支付,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