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内涵分析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13:47[摘要]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持续经营的首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重新认识人的属性和特点。“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这一观点的提出,意味着对人力这一生产要素的重新认识,将有力地推动理论界和企业界去探索如何有效地激励和调动人才积极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有效地区分了“人才资源”、“人才资本”等重要概念,提出了劳动力资源特性与资本特性的统一,以便今后深入开展对如何实现从“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研究。[关键词]人才人力资本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受到广泛地关注,“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等概念频繁出现在各类学术杂志和报刊,甚至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话题。目前,人才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召开了多次重大会议研究和探讨人才工作,并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也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了鲜明口号,要加强“人才资本”的管理和激励。要想理解“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内涵,首先要理解并区分“资源”、“资本”、“人力”、“人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资本”等基本概念。而事实上,这些概念常常出现混淆和交叉,如果我们在研究中不对这些重要概念进行厘清,必将带来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混乱。一、资源与资本资源与资本具有本质区别。根据《汉语大词典》中的定义,“资源”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资本”这一概念的形成进行了详细介绍:在18世纪中叶以前,经济著作中很少涉及生产与资本的关系。最初的前古典经济学家将出产的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要素,并把这种要素称为“资本”,其后的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生产有三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但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资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的区别。马克思对此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同时他指出“资本还是一种运动”,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增殖价值。资本与资源相比,差异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资本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水、土地、矿山、机器等本身是一种资源,而不是资本,只有当资源的所有者利用其占有的资源来进行增加价值的活动时,资源才成为资本。也就是说,资源只有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源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物质属性,而资本则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属性。因此,资源成为资本有两个重要前提:资源必须投入到生产经营的增值运动中;资源必须有明确的所有权,其增值运动就是为资源所有者增加价值。二、人力与人才1.人力指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而人才是人力中的优秀成员,应避免将人才泛化。一般意义上,“人力”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通常所说的“劳动力”或“劳动者”;二是与畜力、电力相对,指由人提供的动力,如过去时代的“人力三轮车”。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本”概念中的“人力”,显然都应按第一种解释理解,即人力就是指劳动力。根据《辞海》中的解释,“人才”一词也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指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一指人的品貌。“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中“人才”显然都是指具有一定才识学问、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人才”和“人力”相比,“人力”是一个整体概念,泛指所有劳动者,而“人才”是指全体劳动者中较优秀的一部分人。2.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存在区分“人才”与“非人才”的硬标准。“人才”不是一个永不褪色的标签,也不存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疑问。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均等的成才机会,因此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如果自身怠于学习和进步,疏于严格要求自己,就会从曾经的“人才”而蜕变为普通的“人力”、甚至是“人渣”。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断奋斗、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