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工程建设派驻监察组工作情况汇报11XX县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汇报XX县区地处陕西XX市西北部,距省会西安150公里,辖13镇3个社区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人,土地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8.49%,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造林绿化百XX县区、也是省级绿化模XX县区。“三北”工程实施启动以来,在省、市业务部门和国家三北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三北精神,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实现了由单纯的造林生产向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由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由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景观林体系建设转变三个阶段的跨越,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强化了全社会的生态绿化意识,使“三北”工程成为我县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2011年度全县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万亩(经济林0.48万亩,护堤林0.1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一、三北工程建设成效一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北”四期工程开展以来,我县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6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工程实施后净增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较工程实施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我县气象资料对比来看,去年我县沙尘暴次数仅为3次,比工程建设之初少了4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60000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00亩左右,全县宜林网农田97%以上实现林网化,初步形成了片、带、网、点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二是林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北极新景、永乐汉坡、小章西堡等10个柿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园,以及炭店虎家湾、城关白厢等30个优质柿子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南沟、红岩河、三水河、水帘河等八大流域为轴线的柿子生产带和南部山区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使全县干杂果总面积增加到17.5万第1页共4页亩,润杨牌柿子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同时建成了4个柿饼加工厂和1条柿醋生产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是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选好苗、种活树、育成林”已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变“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今年春季造林,全县一举完成了1.4万亩的造林任务。农民巡山护林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都是护林员,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形成了人人爱林、护林、造林、营林新风尚。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广泛发动,夯实责任。为将“三北”工程建设目标落到实处,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林业、财政、国土、发改、各镇(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领导小组,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将“三北”建设任务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考核责任书,全面实行县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镇(社区)、技术干部包点的建设制度。在造林期间,林业部门技术干部都深入造林生产第一线,实地指导,跟班作业,现场解决问题,确保了“三北”工程的扎实推进。为了调动和促进全民社会的造林热情,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林业工作动员会议,以建设“生态XX县区、绿色XX县区”为主题,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社会各界进行发动,精心安排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同时还在每年的3.12植树节都要组织全县各机关单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先后与县团省委、妇联以等单位联合举办建设“青年林”、“三八林”等活动,全社会大办林业的新局面初步形成。二是分类指导,搞好规划。由于我县地处泾河中上游,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其中,使全县形成“南北二原一道川”的独特地形地貌,为做到适地适树、提高工程建设成效,在工程建设规划时,我们坚持总体规划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城镇(社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在南部山区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重点,坚持第2页共4页乔、灌、草相结合,突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杂果林和以刺槐为主的防护林;在北部塬区,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山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