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的汇报,体现了对能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受国务院委托,我分三个方面报告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一、2006年及2007年上半年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一)单位GDP能耗下降2006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为1.206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33%,这是自2003年以来单位GDP能耗首次下降。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8%,保持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巩固了去年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良好势头。这一情况表明,去年以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渐发挥作用。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从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看,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98%;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其中煤炭行业下降7.76%,钢铁行业下降6.49%,建材行业下降7.84%,化工行业下降5.17%,纺织行业下降0.73%,电力行业下降2.57%。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看,2006年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明显降低,火电、粗钢、水泥、石油加工、合成氨、粗铜、铜冶炼、氧化铝、铅冶炼、纯碱、乙烯、机制纸及纸板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10.5%;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的35种主要产品综合能耗中下降的有31种,节能2145万吨标准煤,其中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和造纸等7个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的17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节能约1900万吨标准煤。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二是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三是节能管理得到加强。(二)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升转降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比2005年增长1.5%。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63.4万吨,同比下降0.88%,扭转了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多年连续上升的势头。主要原因:一是火电厂脱硫电价政策逐步到位,脱硫工程建设加快,上半年燃煤机组新增脱硫能力3900万千瓦;二是去年建成并投运的4200万千瓦老机组脱硫设施今年发挥效益,上半年老机组建成投运脱硫能力1090万千瓦;三是上大压小、淘汰落后小机组初见成效;四是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节能发电调度措施,煤耗高、排放高的燃煤机组发电小时数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升转降,燃煤机组采取脱硫措施贡献率近75%,淘汰落后产能贡献率约20%,其余为钢铁、有色、炼焦行业工业源治理。(三)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增幅减缓2006年,全国COD排放量为1428.2万吨,比2005年增长1.0%。今年上半年,COD排放量为691.3万吨,同比增长0.2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近700万吨/日,其中通过完善管网设施增加污水处理量约400万吨/日;二是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稳步推进,14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深度治理措施,减少了污染排放;三是淘汰造纸、酿造、皂素等落后产能取得进展。上半年COD排放量增幅减缓,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完善管网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贡献率约40%,工业源治理贡献率约35%,淘汰落后产能贡献率约25%。二、今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年初国务院确定了节能减排重点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政策措施更加有力,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一是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上半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个方面45条具体工作安排;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任副组长;温家宝总理分别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推动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